据银保监会官网9月2日消息,7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88.1%,较上年同期上升10.3个百分点。利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补充资本,商业银行今年以来共发行无固定期限债券和二级资本债超过7000亿元,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夯实风险抵御能力。目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4.12%,较上年同期上升0.58个百分点。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5.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3.4%,均保持在合理区间。

当前,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运行稳健,风险总体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提升。

(供图:银保监会官网)

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前7个月,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多增7798亿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传统产业改造、社会服务等领域。前7个月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居民服务及科教文卫贷款、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分别增加1.7万亿元、5021亿元、2245亿元、1001亿元。着力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6.5%,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继续做好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相关工作,银行保险机构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余额超过7.3万亿元,占全部专项债余额的比重超过80%。保险业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今年以来已累计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3849万亿元,赔付支出7254亿元。

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总体稳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整体平稳,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分别达到55.8%、140.2%、122.1%,中小银行主要流动性指标整体满足监管要求。持续整治金融市场乱象,风险由发散趋于收敛。前7个月,共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239家次、责任人1664人次,罚没款合计5.94亿元。

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同比增6.8% ,下半年业绩分化或进一步加剧

8月末,上市银行半年报悉数披露。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统计,2019年上半年,3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银行间业绩分化加剧,以股份制银行为首的中小银行业绩改善幅度显著。

股份制银行:息差最佳 中收最差

“从行业整体来看,净息差依然保持回暖态势,驱动净利润增长4.3个百分点;非息业务收入改善态势依旧,带动净利润增长9.0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保持下降,带动净利润增长2.9个百分点。在不良认定标准趋严、部分银行加大核销力度,以及‘以丰补歉’等策略影响下,行业减值损失进一步加大,带来净利润增长12.7个百分点的负面贡献,使净利润增速同比趋于平稳,依然远低于营收增速。”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指出,二季度,A股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提升12.7%,但增速相较一季度下滑3个百分点。

根据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对利润增长做的归因分析,相较于2018年,2019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的六个因素(规模、息差、中收、成本、拨备、所得税)中,只有拨备因素和所得税因素为负贡献,其他因素均为正贡献,规模贡献6.75个百分点,息差贡献3.00个百分点,中收贡献2.99个百分点,成本贡献0.08个百分点。与2018年相比,规模因素、息差因素和中收因素的正向贡献有所扩大,而成本因素的正向贡献有所收窄;拨备因素持续负贡献,但今年上半年负贡献程度小幅收窄;所得税因素由去年的正贡献转为负贡献。

就不同类型银行而言,根据杨荣研究,五大国有大行在二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小幅回升,达到4.75%,但仍低于整体水平;股份制银行的表现好于五大行,平均增速为10.36%,较上年末提高了3.84个百分点,增幅明显;城商行和农商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为显著,均保持了13%以上的平均增速,远超上市银行平均水平。对国有大行而言,只有规模因素(7.58个百分点)和中收因素(4.63个百分点)对其归母净利增长构成正面贡献,而其他因素均为负向贡献。与中小银行不同的是,息差因素和成本因素反而分别拉低了国有大行利润增长2.43和1.52个百分点。对股份制银行而言,息差因素的正向贡献十分明显,达17.68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类型银行;而中收因素反而负向贡献5.87个百分点,与其他类型银行形成差异。

武雯表示,上半年,银行业整体净息差保持回暖态势,同比延续改善,32家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算术平均值同比增加8个基点,环比略下降6个基点,各家银行分化加剧。其中,存款成本优势的红利减弱,导致五大行净息差见顶回落,同比减少3个基点。股份制银行受益于同业负债成本的降低,净息差回暖最明显,算术平均值同比增加28个基点;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算术平均值同比分别增加7个、1个基点。“整体来看,上半年净息差同比提升,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息资产定价的提升叠加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武雯称,“下半年,行业净息差可能进一步见顶回落,主要由于贷款利率下行压力加大。一方面,资金利率的低位运行将不断向贷款端传导,同时LPR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将最先波及到贷款久期较短的中小银行,且随着利率并轨的推进,贷款利率下行趋势显著。另一方面,存款竞争态势依旧激烈,进一步推升存款负债成本。但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环境下,整体同业负债成本依然有下降空间。”

(供图:东方IC)

银行间业绩分化或进一步加剧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张丽云指出,上市银行总体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的态势亦非常清晰。“上半年,在前期不良部分出清基础上,面对稳中有变、不良监管进一步趋严的内外部环境,上市银行积极主动作为,严控客户准入,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高度关注信用风险,加大流动性管理统筹调节力度,并综合运用清收、核销、批量转让、市场化债转股等手段加快存量风险资产处置,从被动型事后处置向主动型事前管理转化,从单项资产管理为主向资产组合配置管理转变,从手工控制为主转向智能化线上管控,带来不良率、关注率、不良偏离度的继续下降,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

“但在银行业绩普遍好转的形势下,我们也应该看到,个别上市银行和部分未上市银行仍深陷不良泥潭,银行间业绩分化明显,行业头部效应日益显现。”张丽云指出,“数据显示,头部银行中,10万亿元资产规模的邮储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接近15%;资产规模分别突破7万亿元、3.5万亿元的招行、平安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3.08%、15.2%。同期城商行业绩出现较大分化,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利润增速超过20%,江苏银行、长沙银行净利润增速超过10%,而郑州银行净利润增速低于5%。更值得注意的是,锦州银行发布盈利预警,将引入工银投资、信达投资和长城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重组,解决流动性困境,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武雯预计,下半年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的态势依旧不变,但局部仍会分化。部分银行仍处在不良加速出清期,不良贷款率仍有提升可能。

从业务来看,张丽云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内外部竞争加剧环境下,作为利润“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零售业务,日益受到各行关注。“上半年招行和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业与之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张丽云表示,“下一步,伴随LPR改革的实施推进,银行利差会有所承压,给盈利带来一定挑战。上市银行将着力加强利差监控,从资产端做好价格管理,从负债端调整存款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并积极做好贷款利率单边并轨下的利率风险管理和银行内部FTP管理。增强资产组织能力,找准对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做强重点区域,支持民营、普惠小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科技赋能和风险管控,进一步优化业务模式、夯实资产质量。同时,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伴随银行差异化、特色化战略转型推进,未来机构之间的分化会进一步加剧。随着强监管、个人客户风险偏好、金融资产管理偏好发生变化,资金、客户回归主流大行的趋势将加强。”

武雯预计,全年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可能在6.5%左右。具体而言,五大行各项业务增长保持平稳,净息差回升优势不再,利润增速为4.4%;股份制银行业绩回暖趋势稳定,资产质量分化加剧,全年净利润增长10%左右;围绕地方经济,且刚完成新一轮资本补充的城商行、农商行预计仍将保持同比10%以上的净利润增速。

上半年上市险企盈利超预期,下半年发展需关注核心指标

近期,上市险企2019年半年报陆续披露。数据显示,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同时,营收增幅也表现不错。下半年健康险价值率的变化、险企开门红的策略,以及车险件均保费的下降是否能够放缓,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供图:东方IC)

上市险企利润大增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险企整体业绩向好。截至2019年6月末,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合计保费收入14268.62亿元,中国平安以4462.40亿元位居榜首。在净利润方面,上述五家保险公司净利润合计约为1788.24亿元,日均约盈利9.88亿元。其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上半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76.76亿元、375.99亿元、155.17亿元、161.83亿元、105.45亿元,同比增长68.1%、128.9%、58.9%、96.1%、81.8%,增速均超过50%,创13年以来新高。

从投资收益看,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分别为1025.93亿元、889亿元、326.11亿、239.48亿和168.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4.5%、68%、24.7%、11.3%和2%。

对于中期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半年报均提出,上半年投资收益良好,年化收益率有所提高,投资收益增加;税收政策调整,对合并报表贡献利润明显。此外,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也表示,2019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净利润同比增速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税收政策调整的一次性抵扣影响,以及投资收益的显著提升。

马婷婷认为,营运利润的口径除了剔除一次性项目的重大调整外,还剔除了评估假设变动影响和短期投资波动,能更客观反映保险公司当期业绩的表现情况。从2017年年报开始,平安首次引入营运利润指标,本次太保也首次披露相关口径数据。其中,上半年平安、太保营运利润分别为734.64亿元、136.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8%、14.7%。在营运利润口径指引之下,保险公司分红也逐步与营运利润增速挂钩,整体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将有提升。

兴业证券分析师傅慧芳表示,从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中报业绩看,在减税政策对利润的释放和投资收益大幅高于去年同期影响下,这几家上市险企利润端均实现了50%以上的同比高增速。其中,中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增速、投资收益和内含价值增速好于预期,中国人寿的代理人增速好于预期,二级市场也在中报披露后有所反应。

下半年发展需关注核心指标

除了净利润,上半年上市险企其他指标也表现不俗。

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5家A股上市险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392亿元、4572.3亿元、2898亿元、2203.86亿元和902.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8%、12.3%、6.65%、7.9%和7.8%。中国平安在营收上保持领先幅度,中国人寿的营收增幅也超过两位数。

马婷婷表示,上半年分红险占比下降,传统险占比提升,使保险公司保单继续率下降、要求资本增加:从开门红产品到主打年金产品情况看,各家产品政策转变使分红险占比下降明显,而健康险、定期年金等传统险种占比显著提升。同时,由于分红险存在损失吸收效应,而传统险对利率或投资收益率的敏感性更大,故上半年各家险企账面净值对投资收益率变动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长期看,由于长端利率仍有持续下行压力,需要关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以及长端利率的趋势情况。

傅慧芳则表示,下半年需要重点关注各家上市险企代理人质和量的变化,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的增员并反应到未来的新单保费增速上,将会成为影响个股表现的重要因素。此外,健康险价值率的变化、险企开门红的策略和车险件均保费的下降是否能够放缓,也是下半年需持续关注的重点。

方正证券预测,保险业新单下半年压力缓释,优质增员+产品多元+降息储蓄险销售更易,预计均将实现全年账面净值正增长。“叠加减税效应、稳定的产险承保利润、寿险存量业务利润释放和资产负债匹配优势,保险股攻守兼备、大概率取得超额收益。”

记者 李茜 周轩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