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看官,在看歷史劇,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會聽到這麼一個詞,800里加急。其實除了800里加急,還有400里加急,600里加急。小時候的我經常納悶,運送這些加急的人員,往往就是1到2人,但他們身上都帶着很重要的祕密,或者是信件,還沒有護衛,爲什麼不會遇到強盜或者土匪打劫呢?800里加急是真的還是假的?還是說這是一個誇張的手法呢?

  其實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八百里加急其實是最高規格的加急,只有當朝統治者,或者是邊境受到侵擾的時候,國家發生動盪的時候,纔可以使用800里加急。比800里加急要低一點的分別是,600裏,400裏,300裏。在古代,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只有馬。有了馬,這些傳信人員得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就設立了驛站。驛站呢,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每隔20裏左右的地方設立一個,方便傳信員補充水分換馬。

  下面就以唐朝的800里加急爲例,在唐朝那個年代,800裏其實相當於現在的400多公里,一般最快也要需要至少兩天的時間。在那個時候,官府主要都是通過驛站來傳遞信息,就是相當於現在的郵局,郵政。從事這些傳遞信息的人大約有2萬多人,也就是靠這2萬多人構建起了唐朝的信息網絡,這也是唐朝能夠富強的原因之一。

  一般情況下,這是驛站的從事人員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無論是在保密程度,還是在諮詢業務程度上,都是具有嚴格訓練體系之後培養形成。而且,唐朝的驛站規定非常的嚴格,是絕對不允許出現任何紕漏的。送信員如果送的是急件,一旦出了差錯,會直接被處死。至於,比較小的罪責,那也僅僅是相對事情而言的,有時會被杖打一百仗,打完不死也是殘廢。

  無論是唐朝的律法,還是歷朝歷代,都對驛站有了明確的保護規則。如果有任何人半路搶劫從事人員的信件,國家都是非常重視的,這是國家嚴厲打擊的事情,一旦發生這種事情,基本上都是株連九族的罪責。

  國家對情報部門及其重視,敢去觸碰這個禁區,或許地方上對土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惹到了朝廷中央,那時就算地方上不想你死,你也不得不死了。所以土匪也犯不着,去搶這些身上沒有金銀財寶,只有信件的驛站人員,因爲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一旦被發現,不僅自己的命,連自己身邊親人朋友的命也會喪失。

  現在您理解了,爲什麼土匪都不會搶800里加急的人員了吧?因爲土匪強盜自己清楚得很,搶地方沒問題,搶朝廷中央的東西,這種找死的事誰幹?反正咱可不能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