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要注意腦卒中的預防

金秋遍野,碩果飄香。北方的十月,氣溫驟降,人們早早的開始穿上毛衣,早晚的涼意,使很多疾病開始“蠢蠢欲動”。腦卒中便是其中的一種,因爲氣候變化也是誘發腦卒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於出血性卒中,佔腦卒中總數的60%~70%。患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較女性多,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較高。

醫生介紹,低氣溫可使體表血管的彈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亦或寒冷的刺激使得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從而使小動脈痙攣,也可增加外周阻力,進而使血壓升高。同時,寒冷還能使得血液裏的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濃度增加,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繼而發病。

那麼,如何在氣溫變化大的季節裏預防腦卒中呢?

這裏,醫生提醒廣大患有高血壓的朋友,高血壓是導致腦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險因素,因此,降壓治療對預防卒中發病和復發尤爲重要。我們要糾正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識地避免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另外,對體內已經形成的病理變化,如頸動脈斑塊造成狹窄等,要引起重視,定期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篩查,及早發現疾病問題,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腦卒中的發生。

醫生表示:腦卒中發生後,在3小時內對患者進行包括溶栓治療在內的有效的救治措施,能夠挽救部分尚未壞死的腦組織,極大地改善患者的預後,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部分患者病情可以完全恢復不留任何後遺症,因此,發病後的“黃金三小時”內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救治,也是確保腦卒中患者發病後能得到最大程度有效治療的保證。

Brain stroke : 3d illustration of the vessels of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