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古人的智慧

天氣一直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信大家都希望冬天可以暖和一點,不然沒有勇氣出門。

網友們一直十分關注北方和南方冬天的氣溫差異,小編作爲一個南方人,大學期間也曾去東北求學,所以對於家鄉和學校的溫度差異有很深的感觸。

前幾天在網上看見一篇討論南北方溫差的帖子,其中有一個在北方求學的孩子說南方冬天實在是太冷了,自己很想回學校。

這就使得很多南方人不解,都說北方室外溫度零下幾十度,就算南方再怎麼冷也比不上北方冷吧。但是作爲一個過來人,真的想說:沒有體會過北方的暖氣你真的體會不到一個溫暖的冬天。

回到南方之後真的感覺室內比室外還要冷,現在很多學生回家之後都不願意出門,然後在家裏玩遊戲,不運動就會感覺特別冷,甚至是感覺手腳都冰涼。好在我們現在好一點,如果實在太冷就可以開空調。

但是在古時候人們沒有這些高科技的設備,他們只能提前判斷接下來的天氣狀況,然後準備接下來的行裝。

因此就有很多和天氣有關的俗語流傳了下來,那時候人們都以農作物爲生計,所以判斷天氣一部分是爲了幫自己做好禦寒的準備,另一方面就是大致判斷一下來年的收成,也好提前做一下準備。

之前聽奶奶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大寒遇上了南風,那麼到了正月就會很冷,狗都不願意出門。要準確地解釋這句俗語,小編就要先和大家介紹大寒這個節氣。

它是說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概在每年公曆的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的時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寒。大寒之後就是立春,這也就是一個新的節氣輪迴了。

那時候的人們都說如果大寒遇上了北風,那麼寒冷就會變本加厲,但是遇到南風可就不一樣了。

南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礙冷空氣的進攻,這樣寒意就沒有那麼強烈。可是不好的一點就是如果大寒不冷,那麼正月裏就會凍得人們打哆嗦。

後半句說的“攆狗”其實就是用狗狗的行爲來體現天氣的寒冷,我們都知道狗其實是很好動的動物,如果狗狗長期不出門,還有可能會得抑鬱症。

在農村養的狗其實很多時候都在外面瘋跑,只有飯點的時候回家。而當天氣冷得連狗的不願意出門,那就能體會到底有多冷了。

我們都說雪是冬天的使者,北方的雪其實很常見,南方就不一樣了,在小編的記憶中四川就很少下雪,可是今年比較奇怪的一個現象就是北方下的雪很少,但是南方的下雪的次數卻增加了不少。那麼對於今年的現象,你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