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有清明“放晦氣”的說法,所以老北京的風箏攤只在每年的“小寒”節氣後纔會出現,到第二年清明節準時收攤。所以說,老北京擺風箏攤的攤主要是沒有兩下子是很難站住腳的。

風箏,是中國發明的一種具有裝飾和賞玩雙重功能的民間藝術品,風箏的製作,大約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韓非子 外儲》篇上說:“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木鳶是一種形似鷹形的以木爲架的飛行物。漢代,著名將領韓信創制紙鳶,曾用來測量攻城距離;從唐代開始,風箏由軍事工具轉爲娛樂品,至北宋末年,風箏從宮廷流落到民間,成爲大衆的玩具。宋徽宗時的《宣和風箏譜》是關於風箏藝術的最早著作,清初,據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曾著《南鷂北鳶考工志》,對我國北方風箏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整理,可惜原書早已流失。

關於北京風箏的民間往事,坊間流傳甚多,文字資料卻少,已經去世的北京風箏名家關寶翔先生所著《北鳶風情錄》填補了這個空白。從這本書中可以窺見老北京人對風箏的熱愛,對風箏技藝的執着,對生活樂趣的追求,這些勾畫出那個時代的生活與風貌。

北城黑鍋底南城瘦沙燕 北京人把風箏玩出這麼多花樣

京城玩家都奔“四面鐘”

四面鐘這個地方,在北京街道地圖和北京城坊志等書中是查不到的,實地是在今和平門外虎坊橋南,陶然亭東邊外的一片荒地,因在這邊荒地附近有一座教堂,高聳的鐘樓四面全有時鐘,而這片荒地又沒有正式的地名,故放風箏的愛好者就稱這裏爲“四面鐘”。現今這裏早已高樓林立,成爲通衢鬧市,住在這一帶的70歲以上的老人,還能指出當初荒地的所在,以及當時在此放風箏的盛況。喜歡玩這類風箏的人們往往由內城坐着人力車,拉着大線桄子,舉着大風箏一排四五輛車到這兒放飛。

在這兒玩風箏的以梨園界居多,因那時唱戲的劇場多在全門外天橋一帶,所以演員們多住在這一塊兒,晚上演戲,上午遛嗓兒,午後一般沒事可幹,就玩一玩風箏,當時梨園界有不少業餘風箏製作高手。另一部分來這裏的人是店鋪的鋪東,掌櫃,閒來也好玩一玩,再有就是文化界人士,因爲附近的陶然亭是文化人聚會之所,不少人順便來這兒看看就上癮了。再有就是由內城遠道而來的風箏迷了,這些人經常聚在一起演放,當時的熱鬧場面也就可想而知了。

據說當年南城的梨園藝人們最喜歡玩兩樣東西,一樣是鴿子,一樣是風箏,都是爲了練眼神,眼睛追着鴿子或者風箏練很久,才能在舞臺上一雙眼睛顧盼神飛。當年梨園行很多人都是風箏高手,會玩也會做。

北城黑鍋底南城瘦沙燕 北京人把風箏玩出這麼多花樣

野茶館與“大鯰魚”風箏

“四面鐘”附近有一家野茶館很有名,它和別的茶館不同,越到冬季這裏生意越火。風箏玩主放飛前必到這裏歇歇腳,放飛完了,再來這裏歇歇腿,有時候風力不合適,一邊聊一邊待風合適了再玩;有的是等人,一般放大風箏沒有三四個人是不敢問津的,相約一起玩樂,等待人手湊齊。還有一種主顧愛看別人放風箏,愛聽風箏迷們閒談風箏放飛、製作的技巧,或者和戲劇界朋友談些梨園逸聞趣事。

北城黑鍋底南城瘦沙燕 北京人把風箏玩出這麼多花樣

舊京風箏季節的盛況

這裏經常能碰見京劇界的名演員,文化界的名作家,所以每天高朋滿座,一條板凳上坐着三四位。就是遇到雨雪天氣,風箏不能放飛,人們也願意在這裏泡上一壺茶,聊上個大半天。這間茶館還有一個長處,就是代顧客存放風箏,大風箏拿來拿去不方便就可以寄放在這兒,店主對所有的玩家都非常熟悉,絕不會拿錯,有時風箏掛滿牆壁,都能開個小型的風箏展了。存風箏皆爲常客,不收費,待到清明節以後將風箏取走的時候給倆“酒錢”就行了。

30年代後期,由於日寇入侵,市面蕭條,老百姓生活水平大不如前,去的人逐漸少了,再加上人口增多住地擴建,“四面鐘”廣場逐漸消失了。但是在喜愛風箏的人們心中,依然會記得這裏曾經百十隻色彩繽紛,形態各異的大小風箏高高飄揚的壯觀景象。

在“四面鐘”這個南城風箏愛好者的聚集之地,不能不提兩條著名“大鯰魚”風箏,這兩條鯰魚一黃一綠,八尺的魚頭帶着十丈的身子,是北京著名的藥店“同仁堂”的股東在“哈記風箏鋪”訂製的,出自哈氏第二代傳人哈國良老先生之手。每年風箏季節遇到風力合適的時候,將兩條“鯰魚”同時放飛,這兩條魚頭部不搖不擺,鑽高爬升,尾巴隨風飄動,再配上精美的畫工,鮮豔的色彩,在高空中姿態瀟灑活潑,蔚爲壯觀,一出前門或者宣武門,老遠就能看見。鯰魚風箏每條都需要三四個青壯年操縱,實爲風箏中的精品。後來據說在一次放飛當中忽然遇到一股狂風,由於風箏線已用多年,放飛前沒有仔細檢查,線斷了,另一隻後來也不敢再放了。

北城黑鍋底南城瘦沙燕 北京人把風箏玩出這麼多花樣

各有絕招的風箏攤

老北京的規矩,放風箏在清明過後即收攤,這個風俗據說與“放晦氣”有關。早年前,每至清明,家家上墳掃墓,郊外踏青,把家中的風箏也帶上,當祭奠完畢,在郊外廣場將風箏放起,當風箏升入高空之後,將風箏線剪斷,預示着將上一年的病災、晦氣,全讓風箏給帶走了。故清明以後視風箏身上帶有晦氣,這誰還敢往家買啊?沒有買主,賣風箏的也就收攤了。

另一種民間習俗是,當你放的風箏掉到別家的院子裏,講迷信的人認爲 不吉利,就給撕了,如你要的及時,或是隔牆、對門的老街坊礙着面子不能不給,但必須在風箏上捅一個窟窿,謂之破了晦氣。這些迷信後來被破除了,其實清明節以後也是放風箏的大好季節,如今更是一年四季有風就可以放。

北城黑鍋底南城瘦沙燕 北京人把風箏玩出這麼多花樣

清代楊柳青年畫《十美圖放風箏》

此時的風箏攤也給老北京蕭條的市面增添了一份活力,每個攤點掛滿一牆的花花綠綠的風箏,給北京的接頭打扮得五顏六色,也給老北京人帶來了生機和希望。老北京人無論買什麼都非常挑剔,認準了你的貨就是多跑路也是甘心情願,買的是名氣。所以,各攤的攤主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吸引買主。故北京有不少風箏世家,幾代相傳,老北京的玩主也能根據風箏的比例尺寸、畫面造型,甚至所畫蝙蝠的形狀,一眼就能看出是誰家的作品,就是把紙全撕了,光剩一個風箏架子也能辨認出來。所以說,老北京擺風箏攤的攤主要是沒有兩下子是很難站住腳的。

風箏金招牌——最著名的黑鍋底沙燕風箏

偌大的北京城中,風箏攤兒衆多,其中以“風箏金”最爲有名,他所做的風箏尤以“黑鍋底”譽滿京城,故在風箏玩家中有“北城黑鍋底,南城瘦沙燕(哈記)”之說。金家做風箏爲祖傳,傳到金福忠已經是第三代,金老做的風箏起飛好,起飛後在空中又特別穩定,而且售價低廉,很受歡迎。尤其是八尺以上大風箏,在北城所有的風箏攤兒皆不敢問津,非他莫屬,故當時北城的大宅門富有之家都來找他訂製,成爲常年主顧。

北城黑鍋底南城瘦沙燕 北京人把風箏玩出這麼多花樣

老照片裏的北京女孩和風箏

“哈記”風箏常年設攤在和平門外西琉璃廠東口路北拐角處的兩間簡陋平房裏。“哈記”第一代哈長英做的風箏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過銀獎,“哈記”風箏的絕活兒是“瘦沙燕”,式樣好看能喫更大的風力。哈氏兄妹五人,五爺哈魁專門負責繪畫,以畫五龍、五魚、雲蝠著稱,人物風箏也不遜色,“鍾馗嫁妹”、“五鬼鬧判”都畫的非常生動。居住在南城的京劇名演員、商界鉅子,文藝界知名人士,皆喜歡玩哈記的風箏。由於哈記風箏做工精,畫工細,用料考究,故售價昂貴,絕非小孩可以接受,而且哈氏風箏起飛時須拉遠線一次拉起,升到空中越高越穩,風力越強越能顯示風箏的功力,如果不是玩風箏的行家裏手,一般人很難擺弄。所以,老北京一些資深的風箏玩家對哈氏風箏最是青睞。

除此之外,老北京的風箏攤主還有王四,他是京城最早攤主,每當廠甸廟會期間擺攤,30年代後就不再賣了;小老虎柯家,以做小型的二尺半的“飛老虎”著名;風箏於,早年在東四頭條西口路南擺攤,所售風箏以“透頭活眼蛤蟆燕”爲代表;“小辮劉”爲叔侄二人,常年在地安門大街擺攤,製作的哪吒風箏最爲出名……

北城黑鍋底南城瘦沙燕 北京人把風箏玩出這麼多花樣

一代風箏大師關寶翔先生

因爲有清明“放晦氣”的說法,所以老北京的風箏攤只在每年的“小寒”節氣後纔會出現,到第二年清明節準時收攤。早年間,北京除了紫禁城外全是一片灰色,灰牆灰瓦,城內本來樹就不多,冬季樹葉一掉光剩下的光禿禿的樹杈子也是灰色的,在這一片灰濛濛中,只有上午的鴿羣和下午的風箏給城市帶來了亮麗的顏色。銀白色的鴿羣配以悅耳的鴿哨,五顏六色的風箏配上風琴、鑼鼓,只有這兩樣東西打破了鉛灰色的死寂,給北京增添了美麗的色彩和活力,帶來了春天的消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