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说起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少小伙伴可能还是她的粉丝。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都说人红是非多,陈果老师也没能躲过。

这不,今天一大早,就看见陈果老师又被微博网友“盯上”了。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与之前被断章取义的“与黑暗和解”之说引起争议不同,这次陈果老师的的确确犯了个有点尴尬的错。

在这则最新流出的视频上,陈果老师把“耄耋之年”的“耄耋”说成了”毛至”。有人从陈果老师说话时坚定流畅的语气判断,她可能一直都是这么读的。

文人,尤其是知名文人用错词语、念错字的情况,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远的比如2005年人大校长在欢迎台湾同胞的致辞中把“七月流火”理解成天气炎热;

近的比如北大校长把“鸿鹄之志” 念成“鸿hao之志”;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奇葩说辩手邱晨把易烊千玺的烊念成“详”……

再就是这次的陈果老师。

一方面,我们理解大家之所以会格外关注,是因为他们以大学校长或大学老师的身份所犯的错与社会对他们的认知和期待确实有距离。所以,大家惊讶也好,批评也好,都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承认,在知识和信息如同汪洋大海的今天,由于个人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认知盲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家最好就事论事,而不必因为一个这样那样的错误就彻底否定一个人。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话说回来,我们还是应该尽量以“有涯之生”探索“无涯之知”, 争取不犯或少犯常识错误、低级错误。

比如,认真学学 “耄耋”这两个字。

mào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耄,最早的字形是篆书。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会意兼形声字,“老”加“毛”,毛发衰老变白,指代年老。有的书上认为七十为耄;有的书上认为八十九十为耄。从“年老”,还衍生出“头脑昏乱”的意思。

dié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耋,有人认为从老从至,至也是读音;有人认为是形声字,从老至音——不过,说文解字的注音是“徒结切”,读音大体相当于今天的dié,肯定不读zhì就对了。

至于意义,也是说七十、八十的都有。

“耄”、“耋”两个意义相近相同的字合起来,后来成为一个词,表示八九十岁年龄很大的人。“人过七十古来稀”,八九十岁的耄耋之年,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可算高寿了。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所以,民间用“小猫扑蝶”(耄耋 谐音)这样的图案,作为长寿的寓意。这也算侧面印证了“耄耋”的正确读音吧。

Ps: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还看到有人把“耄耋之年”写成“饕餮之年”……

耄耋:报告陈果老师,我们哥俩叫“帽叠”,不叫“毛至”

看来,需要进一步学语文的人大概还不少呢。

青年语言微课堂:与时俱进,可甜可盐!文传师生一起打造的语言科普平台,干货与趣味一样不落哦!在这里我们“谈情说爱;一起“吃瓜”一起“找茬;一起看遍天下!想当对外汉语教师?这里有最新最靠谱的就业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