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其实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家长是不是对孩子足够用心、耐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效期只有短短的十年,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认真对待,莫要错过,不要等来不及时方才悔恨。

“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问题或是走上歧途的时候,小编认为父母已经失去了批评孩子的资格,一直以来,父母都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孩子的教育。等孩子长大了再想要教育已经来不及了,理由很简单,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

都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听从家长的教导,但真的就只是孩子的问题吗,家长有没有过错呢?青春期是孩子寻求自我独立的关键时刻,孩子的种种行为并不意味着孩子发生了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掌控开始失效,只能说明前期的教育基础没有打好!父母平常疏于对孩子的陪伴、沟通和了解,为今天孩子的叛逆、不受掌控埋下了隐忧。

10岁之前是孩子最依赖父母的十年,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黄金期,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时候的家长要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加强亲子间的感情和交流沟通,给孩子足够的爱。

调查表明:长期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是孤独的,有这些问题的孩子性格孤僻、缺乏自信、与人交流存在障碍,与父母的关系冷淡、疏离。青春期之后,孩子多表现为叛逆、不服管教、不良行为突出等。

父母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其实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家长是不是对孩子足够用心、耐心。周末的亲子时光,陪孩子到公园溜溜弯、玩耍、做运动,拓宽孩子的交友空间,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刺激作用。

大人对孩子是不是用心,有没有敷衍,其实孩子都是能感受到的。敷衍的亲子时光还不如没有,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潜在的伤害,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要知道,孩子其实是非常敏感脆弱的!

有些家长只负责生孩子,很少管教孩子,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管教,不愿意费时间在孩子的教育和科学育儿方面,这样做对孩子是极其不公平的。而有些家长或许因为工作等原因,平时没时间陪孩子,为了补偿孩子,对孩子无限溺爱,让孩子养成了非常不好的习惯,等孩子长大了,做错事了,家长再来管教孩子,这样做对孩子真的很不公平!

“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孩子的种种行为和习惯,恰恰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内在环境。对孩子越早的教育引导,更容易为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家长要学会对孩子的不合理需求说“NO”,并和孩子说明原因。孩子犯了错,不帮他逃避、找理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效期只有短短的十年,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认真对待,莫要错过,不要等来不及时方才悔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