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传教士汉明灯于1921年编修的《广汉县志略》,系四川省600余种地方志中唯一一种由外国人编修的志书,开外国人编修中国地方县志的先河,为中国特殊的汉学著述。该志略记录了广汉地情,填补了广汉县自清同治八年(1869)以后52年未修县志的空白,不仅具有文献价值,而且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汉明灯著《广汉县志略》自序(选)

广汉与汉明灯

民国时期的四川广汉县,即今四川广汉市。广汉县秦为雒县,西汉高帝六年时设广汉郡,唐垂拱二年(686)置汉州。闻名遐迩的三星堆位于其境内,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文化遗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广汉还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前沿。1980年6月18日,该县向阳公社率先摘去人民公社牌子而挂出“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这牌子的“一摘一换”,是中国农村改革发轫的标志,甚至使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为之修改,改变了数亿中国农民的命运,令世界瞩目。

汉明灯,英国人,中华圣公会(四川)传教士Hamilton,Rev.E.A.andwife的中文名字。据《华西教会新闻》记载,汉明灯光绪二十四年(1898)来华,曾在四川新都、广汉、德阳一带传教。他具体传教始于何年虽无资料可考,但从《华西教会新闻》(1904年,第11期第230至233页)中悉知,他不仅掌管西式学堂,在学校、妇女中发展教徒和敬拜中国人,而且还因“我的健康问题阻碍了每日的布道”而惴惴不安。

至于汉明灯何时离开中国回英国复命,现无资料可考。但从汉明灯1921年完成《广汉县志略》上溯,他在华传教的时间应有20多年。他的传教颇为不易,甚至有被土匪绑票而虎口脱险的传奇。

他的这一段被土匪所劫生命受到威胁和付银子换性命的曲折经历,颇有故事性,《华西教会新闻》(1913年,10期第5至9页)曾有介绍。汉明灯的传道多在开设传教站、办学、演讲、参加有关活动中进行,对象多为教师、学生及医务工作者,性别多为妇女。从汉明灯所修《广汉县志略》自序中悉知,他是1916年到广汉传教的。这个时期,属于他传道的成熟期。

可以说,《广汉县志略》编修一定意义上是汉明灯布道传教的特殊形式,甚至是一种手段,因为其间的考察多邀教徒同行,即“乐于与诸教徒寻古迹,读残碑,披舆图,谈往事”。

汉明灯著《广汉县志略》目录

汉明灯:被中国化的汉学家

汉明灯堪称典型的被中国化的汉学家,所编修的《广汉县志略》是一部不同于一般传教士的汉学著述。该著述修于1916年,成书于1921年,历时5年。这一部特殊的著述,弥补了广汉县自清同治八年(1869)以后的52年未修县志的空白。其篇幅虽算不上洋洋大观,但却为“四川六百余种地方志唯一的一种外国人编纂之志书” 。其唯一性,标志着汉明灯所编修的《广汉县志略》开了外国人编修中国地方志书(县志)的先河,凸显了一个外籍人士崇尚中国方志文化魅力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具有超越普遍性的特殊意义,弥显珍贵。

《广汉县志略》为楷书手抄本,排列整齐,颇有颜(真卿)字遗风,书卷之气贯于全书,不仅让人赏心悦目和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而且令人惊叹汉明灯如此的书法功力。该书开本为24×14厘米,计62页,每页以6—7行字竖排,约7000字。该抄本为孤本,现藏于四川省图书馆。20世纪80年代初,广汉县地方志办公室为新编《广汉县志》,曾派员(敖天照先生)专程去四川省图书馆抄录此志。《广汉县志略》为广汉民国时期编纂的唯一一本志书,除有助于新编《广汉县志》的编纂,还被收录于《历代汉州志》中,使之得以完整流传。

《四川历代旧志提要》载:“此为四川六百余种地方志中唯一的一种外国人编纂之志书”(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

《广汉县志略》内容

《广汉县志略》体例完备,脉络清晰,分自序、目录、正文3部分。正文有沿革、疆域、城池、乡村、山脉、河流、古景、古迹、战史、政绩、儒林、户口、仓储、漕运、学校、宗教等16篇。在《山脉》篇中,他对“三星伴月堆”即之后闻名于世的三星堆作了精当描述:“在治西十五里,地形若三星与月相伴”。此记载,对于之后三星堆的地下发掘不乏意义。在《户口》篇中,他认为“调查户籍之法,东西各国莫不重之”,即与中西方国家进行类比,具有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联系。

汉明灯无疑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汉学家,一位被中国化的汉学家。他情钟中国方志,与其说是中国方志文化的粉丝和痴情者,不如说是一位出色的修志布道者。在修志过程中,汉明灯不仅注意研究中国方志的表述方式,而且强调修志之道。这个“道”,既是一种修志精神和态度,又是一种可以获取事半功倍效应的方法。

在编修《广汉县志略》过程中,汉明灯深入实际的严谨态度和资料收集方法值得学习借鉴。他十分注重修志资料的广采博集。为获取地情的第一手资料,他摈弃闭门造车或纸上来到纸上去的做法,强调亲力亲为——“乐与教徒寻古迹,读残碑,披舆图,谈往事”。

修志虽苦,甚至苦不堪言,特别是在修志工具欠先进的那个时代。然而,汉明灯却是一位快乐的修志人。在修志过程中,他的“乐”和“与教徒寻古迹,读残碑,披舆图,谈往事”的过程,传递了其快乐修志之情与贴近这方土地和圆融于这片人文环境的信息。

汉明灯著《广汉县志略》沿革

《广汉县志略》序言解读

《广汉县志略》序言为汉明灯自序。该自序堪称言简意赅的典范,与正文的“志略”前后呼应,是志书的灵魂。自序虽然仅有278字,但却传递了汉明灯修志主张、敬业态度、收集资料方法、修志目的等信息。其自序如下。

自古学者游辙所经必有纪述,非独流连风景也。将以他国之情形,供本国之考证焉。余崇信圣教,从事教会,西历一千九百十六年至中华蜀西之广汉名都也。

考之县志,面积四千方里。实测得二千二百七十五方里,人口约三千(十)余万。其间,学士、搢绅多与余交酒阑茶,罢辄举山脉河流,为余津津道之。余讲演闲时,亦乐与诸教徒寻古迹,读残碑,披舆图,谈往事。岁月如流,今五年矣。救世救人宏愿未酬,,窃思以六年中目睹耳闻之事实传播宗邦,俾政治、实业、教育、教诸家各就注视之点以作考证之资。挂漏之弊,固所不免。名曰志略,庶使览之者不必至其地亦知其情形焉。

西历一千九百二十一年英人汉明灯序

在自序的首句表述中,汉明灯坦言他并非那种仅流连风景的观光客,而是“游辙所经必有纪述”的学者,故他有“将以他国之情形,供本国之考证”的愿望和行为。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汉明灯注重资料来源的广泛性,广交包括学士、地方官员和退居官员及教徒在内的朋友,甚至与之成为酒友茶客。这诚如他在自序中所言:“学士、搢绅多与余交酒阑茶”。他还强调“口述史”,即听取所交朋友“津津道之”的“山脉河流”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