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爲一個詩歌的國度,在歷史的長河中,雖然一直以男尊女卑的統治思想壓制了很多女性才華的釋放,但依然出現了不少傑出的女詩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經典詩作。

特別是唐朝,中國古代最強盛的一個朝代,國力鼎盛,自信開放,有海納百川包容宇內的胸懷,造就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文化盛世,正是這樣的土壤,孕育出歷代最多的女詩人。現在我們就穿越唐朝,回顧那些多姿多彩的女詩人。

細數唐朝那些才貌雙全的女詩人,她們用才華照亮了整個大唐

武則天

《臘日宣詔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雜曲歌辭.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爲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則天,籍貫幷州文水,生於利州。人稱“武媚娘”,性巧慧,多權術。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之母。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相繼廢掉兩個兒子中宗和睿宗,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爲周,成爲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

上官婉兒

《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上官婉兒,複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爲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爲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封爲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着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細數唐朝那些才貌雙全的女詩人,她們用才華照亮了整個大唐

杜秋娘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後世多稱爲“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歲時成了李錡的妾侍。元和二年,其夫李錡正式起兵造反失敗,杜秋被納入宮中。後受到唐憲宗寵幸。元和十五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爲兒子李湊的傅姆。後來李湊因被陷害廢去漳王之位,杜秋賜歸故鄉。

關盼盼

《和白公詩》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去隨。

關盼盼,唐代名伎,徐州守帥張愔妾。白居易做客張府時與她有一宴之交,盛讚:“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張愔死後關盼盼獨居徐州的燕子樓,歷十五年不嫁。白居易贈有《燕子樓》詩,盼盼亦有和詩。

細數唐朝那些才貌雙全的女詩人,她們用才華照亮了整個大唐

《送友人》

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薛濤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

脫樂籍後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薛濤與劉採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

薛濤的詩,有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題竹郎廟》、《池上雙鳥》等篇,以清詞麗句見長,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象她這一類型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

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細數唐朝那些才貌雙全的女詩人,她們用才華照亮了整個大唐

魚玄機

《江陵愁望有寄》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魚玄機,原名魚幼薇,字惠蘭,唐武宗會昌四年生於長安城郊士人之家。魚父飽讀詩書,卻一生功名未成,便把滿腔心血都傾注到獨生女兒身上,對她潛心教導。

在父親的栽培下,魚幼薇五歲便能背誦數百首著名詩章,七歲開始學作詩文,十一二歲時,她的詩作已在長安文人中廣爲傳誦,被人們譽爲“詩童”。鹹通初嫁於李億爲妾,後被棄。鹹通七年,出家爲咸宜觀女道士,改名魚玄機。

魚玄機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約十歲,與著名詩人、詞人溫庭筠相識,並吟詩作對。出家後,對李億卻還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魚玄機孤零一身,她無可奈何地發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絕望的心聲,後因打死婢女綠翹,爲京兆尹溫璋判殺。

細數唐朝那些才貌雙全的女詩人,她們用才華照亮了整個大唐

劉採春

《囉嗊曲.那年離別日》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劉採春,中唐時期江南女藝人。生卒年不詳,淮甸(今江蘇淮安、淮陰一帶)人,人,伶工周季崇之妻。她既擅長參軍戲,又會唱歌。

元稹任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時,她隨丈夫周季崇等從淮甸來到越州,深受元稹的賞識。元稹《贈劉採春》詩說她“選詞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即《囉嗊曲》,《全唐詩》錄存六首。

李冶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李冶,字季蘭,烏程人,容貌俊美,天賦極高,從小就顯露詩才,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六歲那年,曾寫下一首詠薔薇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架卻”,諧音“嫁卻”。

她父親認爲此詩不祥:小小年紀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緒亂,長大後恐爲失行婦人。十一歲被父母送到玉真觀出家爲女道士,她依然神情瀟灑,專心翰墨,生性浪漫,愛作雅謔,加及她又善彈琴,尤工格律。

當時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陸羽和釋皎然(俗家姓謝,是謝靈運十世孫)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詩人劉長卿也與她有密切聯繫。她還與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她的《寄朱放》《送閻二十六赴剡縣》等詩一掃從來女性作家的羞澀之態,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後千年的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唐貞元年間,唐代宗李豫得知她的才華,特地召見她赴京入宮,那時,她已進入暮年,正棲身著名的花都廣陵。接旨後,只得應命北上。至公元784年,後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細數唐朝那些才貌雙全的女詩人,她們用才華照亮了整個大唐

徐月英

《送人》

惆悵人間萬事違,兩人同去一人歸。

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鴛鴦相背飛。

《敘懷》

爲失三從泣淚頻,此身何用處人倫。

雖然日逐笙歌樂,長羨荊釵與布裙。

徐月英,晚唐江淮名妓,生卒年不詳,工於詩,有詩集傳於當時,今佚,現僅存七言絕句兩首,外加斷句一聯。所謂斷句即:枕前淚與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後被宋代女詞人聶勝瓊借去,湊成了一首《鷓鴣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