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詩詞的王國,優秀的詩詞作品層出不窮,其中離別主題詩詞在唐朝的詩詞王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唐詩中的離別,大多側重於對離別場景的描繪,不管是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是李白的“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都是對送別場景的直接描寫。

詩人們通過對道別、珍重、飲酒、淚沾襟等經典送別場面的描寫抒發情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詩篇。

但是在唐朝這個詩詞的王國裏也有不走尋常路的詩人,他筆下的離別,沒有淚灑當場的纏綿,沒有依依不捨的踐行,只有應情的景物和友人漸行漸遠的背影。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翠的叢林掩映着竹林寺,遠遠地傳來黃昏的鐘鳴聲。身背斗笠在夕陽的映照下,正獨自沿着青山走向遠方。

這首詩詞全文非常簡短,僅僅20個字,在唐朝那個詩詞王國中,優秀的送別詩數不勝數,但在在衆多的送別詩中,這首詩詞卻與衆不同,從衆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

劉長卿的這首送別詩,全詩並沒有直接寫兩人的送別,也沒有像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那種淚灑當場的纏綿,也不見李白“揮手從茲去,蕭蕭班馬鳴。”那般的傷感惆悵。

《送靈澈上人》這首詩最大的長處就在於它勾勒的意境之美,整首古詩就如同從畫面中走出來一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詩歌一開始,就勾勒出來一幅充滿暖暖情意的畫面,遙望蒼蒼山林中的竹林寺,遠遠傳來報時的鐘響聲。句古詩分別用到了疊字,凸顯環境的清幽,而且用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勾勒了立體化的畫面,更富有感染力,勾勒出獨特的意境。

後兩句“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才真正切中了送別的主題,詩人的朋友,也就是題目當中的靈澈上人,他帶着斗笠身披斜陽餘暉,獨自向青山走去,漸行漸遠。

沒有勸酒,也沒有感慨,只是把友人遠去的背影作爲描繪的重點。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越來越長,詩人的心中縱然有千般不捨,但也只能看着對方慢慢的淡出自己的視野。

整首古詩讀來清麗無比,富有禪理意味,完全超越了世俗之中的離別。全詩無離別之詞,卻寫滿了離別之意,以景寫意,一詞一句皆有其美,猶如一幅畫卷一般,將送別之意向讀者一一道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