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蟾逸夫舞台是上海历时最为长久、最具规模的戏剧演出场所,前身为天蟾舞台,有“远东第一大剧场”之誉。

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原天蟾舞台)始建于1925年,由英籍设计师设计,施工方为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地基基础施工公司——康益洋行。整栋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处于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福州路(原四马路),建筑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呈拱形覆盖整个场内观众厅。观众席分设四层,共有座位3917个,成为当时上海新式剧场之最。

天蟾舞台(福州路701号)为旧上海四大舞台之一,于民国十四年(1925)由三元公司投资兴建,当时称“大新舞台”,后曾改名“上海舞台”“天声舞台”。1930年由“江北大亨”顾竹轩接办经营,将开设在南京路浙江路转角处的天蟾舞台迁入现址,并沿用天蟾舞台名称。著名京剧演员如梅兰芳、马连良、高盛麟等都先后在此演出。1954年6月11日由国家正式接管。1990年翻建,改名为“逸夫舞台”。

“大新舞台”于1926年2月6日开张,首期演出的名角有李吉瑞、荀慧生、高庆奎、白玉昆等。据《申报》次日报导:大新舞台开张首演盛况空前……,并誉为上海第一流舞台。不久后,周信芳、盖叫天等名角也先后在此登台唱戏,北京名角也常在此献演,逐渐地,天蟾舞台成为京剧演出的重要场所。所谓“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道出了天蟾在梨园行的重要性。

“天蟾”见证着梨园文化从近代走向当代、从历史面向未来的历程,见证着十里洋场的旧貌新颜,见证着一代代艺术家的崛起与传统戏曲艺术的盛况。从当年的“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到如今的“看戏曲首选天蟾逸夫”,天蟾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变幻,在一代代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中,记载了一个世纪京剧舞台的兴衰荣辱。“不进天蟾不成名”虽然只是梨园行里的一句谚语,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确实道出了天蟾舞台在中国京剧演出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造就一代代京剧大家的卓越贡献。

南北名角云集,好戏迭出

“九·一八”事变后,已定居思南路的梅兰芳在天蟾舞台首演《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上演期间,万人空巷,场场爆满。抗战胜利后,上海剧坛异常繁荣,南北名角云集,好戏迭出。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和程砚秋的《锁麟囊》,几乎逢演必满。关外名老生唐韵笙在天蟾舞台连演半年的《铁笼山》,场场满座,传为佳话。

1946年,天蟾舞台搞了一次“十大头牌联合演出”的活动,程砚秋、谭富英、叶盛章、叶盛兰、李少春、马富禄、袁世海、李世芳、李玉茹等当红名角协力演出。当时无论达官贵人、名媛淑女,还是地痞闲客均济济一堂,演出场景盛况空前。

邵逸夫捐资改建

上海解放后,第一个来自北京的京剧院团在天蟾演出,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三大名角珠联璧合上演新京剧经典之作《野猪林》。程砚秋新编剧目《祝英台抗婚》《马昭仪》《锁麟囊》《荒山汨》《窦娥冤》等。上海京剧院一团、二团、三团自建院以来,一直以天蟾作为演出基地,轮番上演京剧日常演出及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封神榜》,创下连演一百场的记录。

1989年,在当时市政府领导的倡议下,天蟾舞台划归上海京剧院,由上海市政府投资,香港邵逸夫爵士等热心京剧艺术家捐助进行改建,并命名为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逸夫舞台以京剧演出为主,其他戏曲剧种演出为辅,平均每年演出达四百多场,始终保持着上海演出界演出场次第一名。上海天蟾舞台作为京剧演出场所,不管是对于上海京剧的发展还是中国京剧的繁荣,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2010年4月14日,由黄浦区文化局公布为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暂歇,为下一个百年之约

2018年3月11日起,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正式停场,对剧场进行大规模整体修缮。本次修缮是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继1994年改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预计历时一年左右。届时剧场将以全新的面貌再度与观众见面。修缮后的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将大幅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与演出院团的表演体验。

编辑 / 曾三眼

配图 / 网络

来源 / 会白相、戏曲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