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班,按照字面意思上來說就是起到輔導作用的,可是現在有很多家長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把輔導班變成了重點班,比如舞蹈、畫畫、鋼琴、武術。其實這些算是好一點的了。有的孩子從小就超前學習,週六週日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家長希望他們比童年的孩子更優秀,對孩子的期待已經超出了界限。總是擔心以後孩子會不好呀,沒有別人優秀啊之類的。有些家長是按照自己認爲以後什麼好來教育孩子,這樣真的對嗎?父母認爲的好就是好嗎?不給孩子報輔導班就真的會沒有美好的人生嗎?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纔是正確的。之前看過一篇報道說的就是一位媽媽曬出自己4歲孩子的人生簡歷,小小年紀就有不得了的才能。有很多網友給了評論,說他家小孩真厲害,要是自己的孩子也能那麼優秀就好了。我想當時看到這些評論的那位媽媽應該是高興的吧,在他看來她的孩子很優秀,她自己更優秀。可是也有很多人說這個小孩很可憐,原本應該在外面無憂無慮玩耍的年紀卻要面對無休止境的數字。孩子的內心應該是崩潰的。

專家說,如果一個孩子提前接受不該他這個年紀接受的學習,一旦他不會,長期下去就會讓他變得不自信,這些挫折會成爲他人生的絆腳石。等到真正該學習時他就會本能地認爲自己不會,然後失去信心。這樣做對一個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沒有自信可能就沒有勇氣,沒有勇氣自然就是懦弱的。你覺得一個懦弱的孩子會有多大的成就呢

這個時候可能很多家長會說,別人家的孩子都報了,自己不報心裏有點不踏實。這裏需要表明的是,不是不讓父母給孩子報輔導班,只是希望父母能多考慮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一定要問問孩子喜不喜歡,適合孩子的纔是最好的,強扭的瓜不甜。爲什麼非要按照別人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呢,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然後慢慢挖掘培養纔是最正確的。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找到那個平衡點纔是父母們應該做的,如果超過這個度後果就會很嚴重

現在小學生放學背的不是書包,而是行李箱。好不容易寫好了學校的作業,還要去輔導班,玩的時間就很少。真的覺得現在的小孩太辛苦了。

記得我小時候也有作業,唯獨不用上輔導班,可能是家庭條件不好,父母想讓我們上也沒哪些條件。每天放學回家自己寫好作業,然後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釣龍蝦、挖野菜,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日子真的很幸福。

真心的希望各位家長們,多給孩子一些玩耍的時間,不適合他的輔導班就取消吧!給孩子的心靈和身體瘦瘦身,一身輕鬆才能更好地施展他原本該有的樣子。孩子之所以快樂是因爲簡單,這麼小就剝奪了他簡單純真的美好,真的對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