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代宇告訴記者,醫生們有休息室,手術間隙,可以去休息。對於未來,代宇說他並沒有太多的設想,就是繼續做好醫生,繼續做好自己的專業。

(原標題:做7臺手術靠牆睡照片讓深圳醫生成網紅,他說抽空休息是職業技能)

這幾天,一張醫生在手術室席地而坐靠牆而睡的照片忽然就火了。

做7臺手術靠牆睡成網紅 醫生: 非常普通 不值一提

照片中的醫生,斜靠手術室的牆,雙腿蜷縮,眼睛閉着,身上所穿的手術服、手術帽以及醫用口罩也都還沒有來得及換下。

照片中的主角,就是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骨關節科醫生代宇。被拍時,他已經連續做了7臺手術。而在那之後,還有三臺手術等着他。

做7臺手術靠牆睡成網紅 醫生: 非常普通 不值一提

“網紅”

第七臺手術之後席地而睡

同事拍下後來傳到羣裏又傳網上

照片中的情形發生在8月26日。那一天,代宇跟團隊一共要完成10臺手術。代宇說,這個數量,對他們科室來說,算是比較多的。“以前一天可能就四五臺手術,做到下午兩三點的樣子。從去年開始,科室的業務量就多了起來,經常會出現一天要做七八臺手術的情況。10臺,算是多的了。”

早上8點多,代宇就進了手術室。9點多,他正式開啓了當天的第一臺手術。到了上午11點多,趁着麻醉師打麻醉的間隙,代宇花了10來分鐘喫了一頓中飯,之後就又投入到下一臺手術。一直到晚上7點多,他才完成當天的最後一臺手術,離開了手術室。

代宇還記得,他斜靠着手術室的門睡着的時候,應該是下午4點多,在他完成第七臺手術之後。“人總是會困的,眯一會兒,找個感覺就好了。”而知道自己被拍,已經是第二天的事兒了。

“照片是彩超醫生拍的,當時他和麻醉醫生在討論一個方案,我趁着這個間隙,在旁邊一邊眯了一會兒。沒想到,就被他拍了,還發到了羣裏。”代宇說,他們醫院裏一塊兒踢球的同事有個羣,同事把這張照片發出來,完全是“爲了搞笑”。“他發出來,說,‘你看代宇在幹嘛,在躺着睡覺呢’。”代宇告訴記者,在羣裏面發一些搞笑的照片或者視頻,是羣友們的日常。

後來,這張原本在羣裏流傳的“搞笑照片”被龍崗中心醫院傳到了官方平臺,代宇一下子就火了。

“醫生辛苦了!”“希望醫生這個職業能被人理解和尊重。”“辛苦爲人民服務,也要注意身體!”……網友們的評論紛至沓來。

意外

對網絡走紅感到意外

“非常普通,非常不值得一提”

代宇是80後,今年39歲的他,做醫生已經有10多年時間。對於那張照片的走紅,代宇坦言自己感到非常意外。在他看來,這就是做醫生的一件日常的事兒,對於醫生來說,連續做幾臺手術,早就已經見怪不怪。“普通,非常普通,根本不值一提。”在採訪中,他總說,比他工作強度大,比他工作更辛苦的人,大有人在。

“我們的強度,跟兒科醫生,跟急診科醫生,根本沒法比。就拿我們科室來說,我們的住院醫師也比我辛苦。前一天他值了24小時班,收了13個病人,還做了急診手術,第二天跟我一樣幹到了晚上7點多,他還要繼續待在醫院裏值班呢。”代宇說。

做7臺手術靠牆睡成網紅 醫生: 非常普通 不值一提

照片在網絡走紅後,有傳言說代宇那天從早上幹活到晚上,加上喫中飯一共只休息了20多分鐘。“這肯定是假消息,我們是有休息的。”代宇告訴記者,醫生們有休息室,手術間隙,可以去休息。“手術間隙一般有30分鐘左右,慢一點的有一個小時。有時候可能要幫着麻醉師幹活,可能休息時間就少一點。並不像網上說的那樣,沒有時間休息。”

而這種見縫插針似的休息,早就是每一個醫生的技能。“連續做7臺手術,說不累是假的。有個間隙打個盹,找個感覺就好了。”代宇告訴記者,儘管休息時間可能只有短短的10幾分鐘,但只要一上手術檯,他們馬上就能進入狀態。“醫生這個職業就是這樣,上手術檯,必須清醒。”

初心

因父親一次求醫經歷

他兒時立志學醫

做醫生,是代宇小時候就立的一個志願。“我很慶幸,從小到大我都很堅定,沒有別的想法。”

志願如此堅定,跟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兒有關。

那是在他八九歲的時候。一天,代宇的父親受傷了,流了很多血。這可把代宇的媽媽給急壞了。媽媽帶着他去找醫生。“醫生有些慢悠悠,我媽着急,就直接給醫生下跪了。”代宇說,別的細節他已經記不清了,也不記得父親去的哪家醫院,但母親下跪那件事給他帶來了強烈的心理刺激。他當時就立志,以後“不讓我媽跪了”。

事情的發展也一直隨着代宇從小立下的志願前進。高考時,他考入了四川當地的一所醫學院,學的是臨牀專業。但代宇坦言,儘管從小就立志學醫,但做醫生是什麼樣的,想做什麼樣的醫生,他並沒有清晰的概念,也沒有去預想過。

大學畢業後,學臨牀的他陰差陽錯地進入深圳市內一家三甲醫院的急診科工作。4年後,他考取了研究生。“經歷了幾年的醫生生涯,才終於明白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醫生。”代宇說,最初的幾年工作,讓他更加明白自己的價值定位。

研究生階段,代宇選擇了骨科。畢業後,他進入龍崗中心醫院骨關節科工作。“真正進入骨關節科工作,當醫生那種感覺才特別明瞭。”代宇說。

儘管實現了小時候就立下的“做醫生”的願望,但代宇也有遺憾。“我是爲了父母而學醫的,但現在離家那麼遠,也沒有爲父母。”代宇說着,嘆了口氣。

計劃

未來想繼續學習

做好自己的專業

本來,那張照片被放上網絡後,代宇想要讓醫院同事刪掉,因爲他覺得“這確實不值得一提”。但後來同事的一句話,讓他改變了想法。“他跟我說,這張照片充滿着正能量,能讓大家瞭解醫生真實的工作狀態,以後也就能對醫生工作多些理解。”

代宇說,他聽了這番話之後,想了一想,貌似事情確實是這樣的。就像他以前不瞭解警察的工作。但後來有朋友是警察的,他才真正知道了他們的幸苦,也就對他們的工作更能理解了。“而這張照片,能夠告訴大家,我們做醫生真的在實實在在地做事,就夠了。”代宇表示。

長時間以來,醫患關係一直是坊間的熱點話題。但代宇卻說他並沒有過多去想過醫患關係之類的事兒。從醫十幾年,他總是習慣從自身來找問題,“病人生病了,已經很不開心。做醫生的,多些耐心,多點跟病人和病人家屬溝通講解,我認爲就可以避免很多問題。”

記者採訪的時候,正值週末,代宇在住院部值班。其間,有一名病人家屬來諮詢其父親做手術的事兒。老人意外摔倒,後來被送到了龍崗中心醫院。但因爲老人高血壓高血糖,加上是外地醫保,家屬有很多疑問。代宇一一跟家屬解答,回答相關問題,沒有半點不耐煩。“這個醫生真的很好,什麼都從我們病人和病人家屬方面來考慮。”患者家屬說道。

對於未來,代宇說他並沒有太多的設想,就是繼續做好醫生,繼續做好自己的專業。“沒有什麼特別的規劃,也沒有說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就是繼續學習,做好自己的專業。”對於代宇來說,最不能忍受的便是一個醫生做不好自己的專業。而病人及病人家屬對他專業的肯定,便是對他做醫生的最大的褒獎。

邢海波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邢海波_NBJS885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