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

虽然这样说,但其实在老天津

水却是个稀有资源

别看天津靠河挨海

但由于地理及各种原因

在上个世纪,天津淡水依然苦涩难喝

饮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心头患

据说天津人爱喝浓茶

跟着苦涩的淡水也有一定关系

这种现象在南开的老城厢

就更为严重了

那时候老城里没有可供直接引用的甜水井

居民的饮用水

是水夫每天出城去海河或者南运河

挑水或者用独轮车运回来

因此在老城厢

还诞生了不少与水有关的记忆

水阁大街

现在在古文化街与东马路之间

有一条名叫水阁大街的街道

许多游人都会经过这里

既然叫做水阁

那么肯定跟水有关

还真没错

以前水夫送水

都会经过这条道路

这条街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路”

因为频繁运送水

这条路便变得泥泞不堪起来

乾隆年间

当时的管理人员终于看不下去

在街上建了一座过街楼

名叫“观音阁”

并派专人规范疏导往来的水夫

水阁大街因此得名

在这里还要说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水阁大街这个“阁”字的发音

标准汉语拼音念“ge”没有问题

但是在天津方言中却念“gao”(三声)

所以外地小伙伴如果想来天津游玩

这个发音可不要读错哦~

水铺

随着淡水的运输

老城厢也出现了以挑水买水为生的职业

这就是水铺

谢家水铺胡同

水铺一般开在临街位置

也有开在胡同里巷进口处的

水铺里大多有一个大灶

烧锯末的

上面架两口巨大的铁锅

一口锅内扣着一口大碗

锅里咕噜咕噜冒着气泡

锅盖是用两块木板拼起来的

天津有句歇后语:

水铺的锅盖——两拿着

就来源于这里

天津民俗博物馆中复原的水铺场景

水铺不仅烧水

还为老城厢留下了许多记忆

在曾经的老城厢内

就有不少胡同以水铺为名

比如上面提到的谢家水铺胡同

还有张家水铺胡同等

现在在古文化街上还有一家“张家水铺”

以售卖一些传统饮品广受欢迎

当然这与传统的水铺

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张家水铺胡同

1904年

自来水流进了天津的千家万户

天津传统的吃水方式才逐渐被改变

如今,水阁已经消失

老城厢里的胡同也成为一种记忆

但关于水的话题

就像是汤汤流淌的海河一样

永远滋润着南开老城人的心

编|赵双

整合转载|南开档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