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堂姐跟我相差不过五岁,作为一代新新青年的她也曾对把孩子送进补习班的父母嗤之以鼻。自从外甥上了小学,堂姐就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之下,堂姐就更焦虑了。

01.

焦虑的父母,在中国普遍存在。

打开我们的朋友圈,令人咂舌的新闻不胜枚举:

“为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家长不惜购置800万学区房”,“陪孩子写作业,五年做了两个心脏支架”等等。

在这个大家整天喊着“佛系”生活的时代,唯有父母这一角色,最为焦虑。

而我的堂姐,就是这样的妈妈。

堂姐跟我相差不过五岁,作为一代新新青年的她也曾对把孩子送进补习班的父母嗤之以鼻。

她认为,孩子就是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若是早早就将他放在课桌前,会压抑他的天性。

所以她从来不要求自己的儿子上什么特长班,直到她的儿子上了小学,她才发现自己的决定好像有些不妥。

外甥刚上小学的时候,拼音学不会,字也写不好,跟身边的同学差了一大截。

因为其他孩子早早就适应了课堂的模式,所以都能认真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唯有我那外甥,忽然进入到充满纪律性的课堂,让他极不适应。

即使堂姐每晚都会给他辅导功课,但是一个学期下来,仍是不见有任何起色。

堂姐再也无法给孩子实行“放养”理论了,她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02.

我们的焦虑,也许会毁掉孩子

无论是在父母还是在孩子的心里,永远都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听话又懂事,学习能力强,此次都名列前茅,从来不用家长操心。

自从外甥上了小学,堂姐就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之下,堂姐就更焦虑了。

然后无意识的,她开始对孩子看不过去眼了:

这个拼音我给你讲了这么多遍,你为什么还不懂?

这个字的笔画你怎么到现在,还是弄不明白?

我一说你,你就跑,跑了这个题不是还不会做?

人在焦虑的时候,激素水平会飙升,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坏情绪极易感染他人。

所以导致那段时间堂姐家里人人都皱着眉头,外甥小小年纪,也产生了厌学心理。

其实堂姐的这种心理并不是特例,有的家长甚至因为过分的焦虑,断送了孩子的未来。

电视剧《急诊室医生》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位小姑娘期中考试考砸了,本身就很自责,因为扛不住妈妈的批评,一气之下喝下了农药。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是也只剩下了一个月的生命,妈妈当时就崩溃大哭:我干嘛要说她啊,没考好就没考好吧.....

谁说不是呢?一次的失败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只是一次的考砸,又不意味着人生从此走向深渊,再也爬不起来。

为什么我们做家长的要如此苛责自己的孩子呢?

不要等到惨剧真正发生时,才发现追悔莫及。

03.

当父母不再焦虑时,也正是孩子进步的开始。

侄子在堂姐的焦虑下整天闷闷不乐,吃东西也没有以前吃得多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这样,堂姐开始反思,当初是自己没有让孩子提前学习,他现在比不过其他小朋友也是正常。

她的愿望本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现在孩子不快乐了,健康也受到了威胁,这难道不是违背自己的初衷吗?

一切都想开后,堂姐开始降低对外甥的要求,并且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焦虑影响着身边的人。

令人想不到的是,一段时间后,外甥的成绩居然一点点的追赶上来了,外甥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越是从容,孩子越是优秀。

陈美龄的从容淡定,把三个儿子先后送进排名第一的斯坦福大学。

她在采访中的所有分享,逃不出一个主题“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为人父母,请放松些,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够好,而是我们太过着急。

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给他规划好一条平坦的路,而是教会他,如何从容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接应灿烂的阳光。

面对自己的孩子,就像我的堂姐一样,抛下中国式焦虑,让孩子活出自我,明白人生的意义,走出自己的精彩。

努力做从容的父母,甩掉焦虑,给孩子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 END -

作者:功夫麻麻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我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