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充分研究南通與伊寧經濟發展實際後,南通援疆工作組將目光投向紡織行業,借力南通紡織之鄉成熟產業鏈的現實優勢,充分挖掘伊寧縣交通區位、勞動力資源等生產要素的潛在優勢,整合新疆的政策優勢,聚力打造一個強縣富民的輕紡產業區。“在南通援疆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搶抓國家支持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政策機遇,舉全縣之力推進伊寧縣輕紡產業區平臺建設,伊寧縣的紡織服裝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我給自己定了目標,三年後當上廠裏品控部部長。”

“再工作幾年,我想買套房子、買輛車子。”

“多賺點錢,把孩子接到縣裏上學”……

16日在通舉行的新疆伊寧縣輕紡產業園區招商推介會上,一部名爲《奮鬥》的專題片給與會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鏡頭前這些笑容燦爛、對未來滿懷憧憬的受訪者,全部來自新疆伊寧縣輕紡產業園區員工。

伊寧縣輕紡產業區是南通第九批對口支援伊寧縣的重點援疆項目。目前園區已完成投入近20億元,興建各類廠房和配套設施近45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0家,吸納就業4500多人,成爲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百姓致富的新引擎。

移植南通產業優勢

“爲受援地培育一個優勢產業,是我們的工作目標。”伊寧縣委副書記、南通援疆工作組組長張華介紹,按照“打造大平臺、發展大產業、促進大就業、實現大穩定”的思路,南通市一直致力於將產業援疆與促進就業相結合。

南通是全國知名的紡織之鄉,躋身世界三大家紡生產基地、全國十大服裝出口基地行列,擁有國內最大的家紡專業市場。“家紡是南通傳統優勢產業,但近幾年也面臨招人難、運營成本高、行業競爭激烈等多重矛盾,升級或轉移迫在眉睫。”伊犁緯綸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朱駿表示,在此形勢下,伊寧縣的人力資源、政策等優勢尤爲凸顯。

在張華看來,南通紡織行業發展最大的“痛點”,恰恰是伊寧的優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和推進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的特殊優惠政策。而位於祖國西北邊陲、伊犁河谷中部的伊寧縣,不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節點,也是全疆第五、北疆第一的人口大縣,交通便捷,自然、人力資源豐富。

“我們算了一筆賬,在伊寧產品的綜合成本優勢十分明顯。”朱駿說,目前在新疆發展紡織產業有着出疆運費補貼、優惠電價、棉花和粘膠纖維補貼、就業補助金等八大政策補貼,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爲企業節約運營成本。

在充分研究南通與伊寧經濟發展實際後,南通援疆工作組將目光投向紡織行業,借力南通紡織之鄉成熟產業鏈的現實優勢,充分挖掘伊寧縣交通區位、勞動力資源等生產要素的潛在優勢,整合新疆的政策優勢,聚力打造一個強縣富民的輕紡產業區。

打造產業援疆特色

走進伊寧縣家紡服裝產業園,加工生產、物流、市場交易、生活配套等功能區佈局清晰合理,區內交通便捷、環境整潔,一派現代化工業園區景象。

伊寧縣輕紡產業區,呈“一區兩園”格局,兩園即是伊寧縣家紡服裝產業園和伊寧縣織造產業園。“兩個產業園均由南通援疆工作組負責園區定位、發展理念、產業規劃、招商運作等相關工作。”張華介紹,產業園規劃、建設、運營均體現了較高水平。

家紡服裝產業園一期於2017年7月交付使用,已入駐新伊三潤、賽暉服飾、卓萬服飾等企業。二期工程今年10月底將具備企業入駐條件。根據規劃,家紡服裝產業園全部建成後,將入駐企業50家,年產值超50億元,吸納就業超3萬人。

織造產業園重點依託如東縣織造產業轉移,一期工程於2017年6月初啓動,目前廠房及配套設施主體工程已完成,2019年陸續交付使用。如東紡織業商會會長冒國平全程參與了產業園的建設。他表示,織造產業向伊寧轉移是雙贏的選擇,“一方面我們爲伊寧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另一方面企業也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去年1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伊寧縣輕紡產業區“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稱號。南通援疆工作者的目標是,力爭通過三到五年時間,將伊寧縣輕紡產業區打造成爲全州最大的產業援疆基地、全疆最大的就業基地和全國最大的坯布生產基地。

啓動強縣富民引擎

機器轟鳴,銀線翻飛,紡織女工穿梭在機臺間……新疆華曙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入駐伊寧縣輕紡產業區內體量最大的紡織企業。公司董事長陳敏傑介紹,公司全面投產後可帶動當地2400人就業。

2017年8月15日,伊寧縣首批1805名農牧民華麗轉身,進入家紡服裝產業園,成爲現代產業工人。

今年22歲的維吾爾族姑娘蘇比,如今已是在園區工作的老人了。她是最早進入伊犁柏特娜服飾有限公司工作的員工中的一員。“我已經有2萬多元的存款了。”姑娘自豪地說,通過自己的努力,她現在能幫上爸爸的忙了。

“在南通援疆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搶抓國家支持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政策機遇,舉全縣之力推進伊寧縣輕紡產業區平臺建設,伊寧縣的紡織服裝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伊寧縣委副書記、縣長阿地力·買買提介紹,產業發展壯大不僅帶動了伊寧經濟發展,更爲當地羣衆脫貧增收提供了新路子。

伊寧縣委、縣政府與援疆工作組一道,在勞動力就業培訓等方面下足功夫。家紡服裝產業園開園之初,全縣20個鄉鎮場幹部全部進村入戶,宣傳企業招聘相關情況。縣裏還抽調老師,在各地開展爲期10天的培訓,爲農牧民轉變身份做好準備。

在16日舉行的招商推介會上,海安中專和伊寧縣政府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我們要藉助海安中專紡織服裝專業的辦學經驗,充分發揮伊寧縣職高的作用,爲入駐園區企業培養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工人,切實解決企業用工需求。”阿地力·買買提表示。

“伊寧縣輕紡產業區是江蘇省乃至全國產業援疆的示範園區。”伊犁州黨委常委、副州長陶青松表示,在南通市的大力支持下,園區秉承“一流的理念、一流的規劃、一流的建設、一流的機制”,已經成爲伊犁州紡織服裝產業的高地,即將升級爲伊犁州輕紡產業區的“核心”。

記者 朱文君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