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通天生港發電有限公司通呂碼頭管理部主任朱浩文告訴記者,今年8月,在南通市交通運輸局的指導下,企業投入30餘萬元,在廠區內安裝了5套粉塵在線檢測系統,對碼頭的PM2.5/PM10、TSP(總懸浮顆粒物)、溫度溼度、風速風向等進行24小時在線監測,對污染物可以追根溯源,準確反映碼頭生產作業存在的環保不足,把廠區空氣質量看明白、弄透徹。南通市交通運輸局生態環保處處長孫珍洪說,沿江、沿海粉塵在線監測系統的全面提前建成,爲南通全市大氣質量監測編織了更加密集的網絡,爲強化我市港口碼頭粉塵污染防控提供了有力抓手,也爲交通運輸部門、生態環境部門精準執法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

“以前在廠區附近,腳下都是黑黑的煤渣;現在好了,到了江邊碼頭甚至可以來一次‘深呼吸’。”告別粉塵飛揚的時代,南通市沿江沿海碼頭附近的老百姓的心情舒暢了起來。19日,記者從南通市交通運輸部門瞭解到,南通市大力推進江海碼頭環保設施建設,目前沿江沿海27家碼頭單位已安裝運行粉塵在線監測系統99套,成爲全省第一家實現沿江、沿海同步全覆蓋的地區。

港口碼頭作爲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往往會儲存大量的物資,而在煤炭等貨物的裝卸和存放過程中,常伴隨大量粉塵飄散,造成嚴重的粉塵污染。位於長江南通段通呂河口上游段的天生港電廠通呂碼頭,年吞吐量1800萬噸,是一座爲本公司及長江中下游段發電企業提供電煤轉運服務的專業碼頭。近三年,企業投入了1800萬元資金用於防塵治污的設備改造升級。過去,廠區和附近居民飽受粉塵困擾,風一起,到處是黑黑的印跡。而現在,再來這裏,看到碼頭繁忙依舊,卻不見了漫天的粉塵,取而代之的是乾淨的天空、清新的空氣,真正做到把港口的藍天還給了南通市民。

“污染防治設備升級後,我們對空氣質量真正改善多少,也只能靠肉眼、憑感覺,粗略地進行估計。”南通天生港發電有限公司通呂碼頭管理部主任朱浩文告訴記者,今年8月,在南通市交通運輸局的指導下,企業投入30餘萬元,在廠區內安裝了5套粉塵在線檢測系統,對碼頭的PM2.5/PM10、TSP(總懸浮顆粒物)、溫度溼度、風速風向等進行24小時在線監測,對污染物可以追根溯源,準確反映碼頭生產作業存在的環保不足,把廠區空氣質量看明白、弄透徹。當天上午10點,通過朱浩文手機監測平臺,我們看到:天生港電廠通呂碼頭附近的實時空氣質量,優於全市總體水平。據瞭解,這也是全省第一家安裝完成並投入使用的碼頭粉塵在線監測系統。

2017年以來,南通市交通運輸局全力推進全市港口粉塵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在推進過程中,結合南通市濱江臨海的實際特點,南通市交通運輸部門自我加壓,將“省定”的建設覆蓋面,由沿江港口延伸至沿海所有從事易起塵貨種裝卸的港口企業,實現了沿江沿海全面覆蓋、一體推進,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提前完成了建設任務。今年10月底,南通市沿江、沿海一共27家從事易起塵貨種裝卸的港口企業,已經全面完成粉塵在線監測系統建設任務,並接入南通市生態環境監測平臺,實現了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管理部門間實現監測數據實時共享。一旦發生超標情況,企業、監管部門在第一時間會收到預警信息,以便迅速開展自查、整改工作。

南通市交通運輸局生態環保處處長孫珍洪說,沿江、沿海粉塵在線監測系統的全面提前建成,爲南通全市大氣質量監測編織了更加密集的網絡,爲強化我市港口碼頭粉塵污染防控提供了有力抓手,也爲交通運輸部門、生態環境部門精準執法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下一階段,南通市將持續跟蹤轄區港口企業粉塵在線監測系統運行情況,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推動港口企業充分利用監測系統技術手段,及時發現並補齊污染防控“短板”,不斷提升自身粉塵污染防控能力,切實保護和改善港口區域大氣環境。同時,南通市正計劃將這一模式向全市內河碼頭推廣,全面推進落實“江河碧空”藍天保衛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