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智庫對大小事件隨時有觀點,並非是偶然的,這是追蹤研究體系的成果。這是體系的力量,不是個人的力量。一般來說,追蹤式研究的優點很明顯,來龍去脈很清楚,事務的演變格局和框架很清楚,時間序列中的各個節點很可靠,很清楚,不是傳說中的東西,不是人云亦云,這樣推導出的結論,就比較可靠。

—— 陳功先生

(因追蹤研究內容量過大,上圖僅展示部分重要研究成果)

現在的經濟環境不是缺錢,

而是缺市場空間

來源 | ANBOUND宏觀經濟研究中心

綜述自《每日經濟》、《每日金融》、《戰略觀察》等產品

2015年之後,中國經濟增長出現了和以往不同的局面,我們習慣將這樣的情況形容成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不能否認,中國經濟增長所面臨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如何正確認識,並找到解決的辦法,在2018年年末的今天,不妨讓我們看看兩年前安邦智庫爲中國經濟未來發展開出的良方。

早在2016年,安邦智庫就捕獲到了中國經濟增長略顯乏力而顯現出的信號,並認爲,未來如果僅僅侷限於國內市場和過去的模式可能很難找到突破。除非國內市場顯著擴大和深化,或者出現影響力很大的創新,產業結構升級有顯著進展。

但是,系統改革和調整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我們找到更有突破、也更切合實際的思路。

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的本質

是市場空間問題

如何找到有效解決中國經濟增長乏力這一問題的辦法呢?安邦智庫首席研究員陳功在當時曾表示,分析問題的關鍵從來都是看假定條件,分析這個問題的關鍵也同樣如此。

如果中國的改革進行得很快、很順暢,那麼經濟效率就會提升,這時國內的市場空間就會相對大起來,一時半會企業和資本還不急於走出去,可能就不急於搞什麼共同市場了(“共同市場”是陳功在研究“新絲綢之路”時提出的概念,詳見《從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絲綢之路”》,戰略觀察,2013年5月14日,總第346期)。

但如果中國改革不順暢,或者不會立刻發生效率改變,這個時候中國不走出去也不行了。因爲長期積累的產能就相對過剩了,過剩的資本早就扎堆了,隨之而來的可能將會是麻煩。

這種時候最需要一個新空間,一片新世界。就好像中國突然多出來幾個省,有4億人口,除了有錢,什麼都沒有,消費與生產能力都與中國差了檔次。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想一想,中國的產能過剩還有嗎?資本過剩還有嗎?如果找到這麼一片新的市場空間,今後日子就可以按照過去的做法進行下去了,其重要意義在於:在大的創新突破和效率提升沒有發生時,也能爲今後的改革騰出時間和空間!

因此,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的問題,本質實際是新空間的問題。

新的市場空間在哪裏?

安邦智庫過去數年的研究早已提供了答案。拓展以陸權爲基礎的“新絲綢之路”,建立起新的共同市場。早在數年前,陳功在研究“新絲綢之路”時就提出一個問題:“絲綢之路”究竟是一條貿易通道,還是一種原始的經濟意義上的共同市場?

對於“絲綢之路”,很多研究的出發點和前提都是認爲“絲綢之路”僅僅是一條“貿易通道”的問題。但陳功不這麼看問題,他認爲,從古至今,“絲綢之路”就不僅是東西商業貿易之路,而且是中國和亞歐各國間政治往來、文化交流的原始的共同市場。

現在中國重提“新絲綢之路”發展戰略,就是要在現代重新建設和拓展新的市場空間,更有意義的是,它與海權世界不同的是,在“新絲綢之路”戰略所提供的市場空間裏,中國可以成爲說了算的重要角色。

國家之間的競爭,從地緣角度就可以理解和解釋。爲爭取贏得地理空間,有了這個地理空間,就有了經濟空間和市場空間,也就使得所謂的“國家利益”切切實實地落了地。近年來空間經濟學在西方變得熱起來,不是沒有原因的。對於當前處在經濟發展十字路口的中國來說,把共同市場空間的拓展上升到戰略和政策層面,這對謀劃國家利益無疑是很有幫助的。

全球市場戰爭的核心是空間

當前,中美貿易衝突、反全球化浪潮的湧現、核心問題也在於世界市場有關空間的支配性影響力。這是一場世界級別的市場戰爭,是一場圍繞各自國家商業利益展開的市場之戰。

這種形態的“戰爭”,核心是空間——商業空間。圍繞着東西方、陸權與海權的商業空間,中美有進有退,時進時退;進進退退,好好壞壞,這一切都非常正常,但輸贏言之尚早。要指出的是,市場之戰同樣具有強大的殺傷力,與“熱戰”一樣,可以導致國家的崩潰。

未來“市場之戰”一旦發生,究竟會產生何種影響,各國政策將會出現何種變化?可預測的情景如下:

1、世界市場因爲“市場之戰”的壓力,逆全球化的盛行,而會出現破碎化。如英國的脫歐,即爲一顯例。2、小國全面依附於大空間市場,小國失去話語權是必然的。3、市場空間的參與者讓渡部分國家利益。比如歐盟因爲歐元的存在,實際參與國家已經讓渡了貨幣主權。4、全球市場空間的瓦解,新的經濟空間聚合只能是小型的、不穩定的。5、更多的國家不得不走向“自力更生”,以消耗國內資源爲主,這將使得均衡更加難以實現,經濟危機必然時隱時現,四處發生。

因此,現在的世界,市場受制於空間,空間的大小和強弱,又決定了一個國家的世界優勢。對市場空間的支配權,是一切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決定了未來的朋友或是敵人,決定了未來的一切。

那麼,對於坐擁世界第二大市場的中國來說,可觀的市場空間完全可轉化爲有影響力的買方世界力量(回顧文章請點擊 “進博會”在即,回溯安邦智庫十幾年來對“買方市場”的追蹤研究)!

當前,中美貿易衝突、反全球化浪潮的湧現、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都是的中國必須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重新思考中國經濟發展乏力問題。如果能妥善利用好市場空間,發揮其價值,對正處在經濟轉型關鍵時期的中國經濟意義重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