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话说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为何冬季适宜养肾?

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源,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强弱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讲“藏”,而“肾者主蛰,封藏之本”,“万物藏,肾气水旺”。冬季时节,养“藏”而固肾气,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气候变化。因此,冬天补肾最合时宜。

冬季补肾顺应了自然界和人体阳气下降潜藏的趋势,补肾的物质可以顺利的藏到肾中,如果春天补肾的话,补进人体的物质是往肝走的,不容易藏到肾中。

有人分享养肾食补法↓

谷类:黑米、小米、芡实等

杂粮:豇豆、黑豆、黑芝麻等

蔬菜:山药、淡菜等

肉类:猪肉、羊肉、猪肾、牛骨髓等

水产:虾、干贝、鲈鱼、海参、海马等

其他:核桃、枸杞子、桑葚、板栗等

如果觉得要记这些太麻烦

不如就记住一个字

“黑”

冬季饮食养生应遵循“养肾防寒”的原则,饮食以滋肾阴补肾阳、增加热量为主。

五行学说认为冬季肾气当令,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是补肾的最佳时机,而黑色食品是补肾最有效的手段。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乌鸡、甲鱼、海带、紫菜等。与羊肉、狗肉一类温肾壮阳食品不同的是,黑色食品大多性味平和,补而不腻,食而不燥,对肾气渐衰、体弱多病的老人尤其有益。

所以,冬天不妨多吃“黑”。

除了食补

其他养肾之法也不能少

冷面、温齿、热足

“养肾三妙法”了解一下

据介绍,在冬天,可以以冷水洗脸法,提神醒脑。早晨冷面,使大脑兴奋,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冷水的刺激可以改善面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增强面部皮肤的弹性。

温齿法就是用温水刷牙和漱口。温水是指水温在35℃左右的水。牙齿和牙龈在35℃左右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热足法即临睡前用热水洗脚泡脚。热水是指水温在45-50℃的水。常言道“寒从脚下起”,指双足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每晚应坚持用热水洗脚泡脚,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防病能力,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

中医认为,肾气强壮,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人体衰老与寿命的长和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需要顺应这一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由好医网整理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