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说,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但是它还是有癌变的可能。甲状腺结节是否会有癌变的可能。

十几年前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当时老百姓用这句话来形容缺碘的严重危害。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它导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当时常说的粗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等典型病症的病患数量也十分庞大。“补碘”、“甲状腺肿大”,这些关键词几乎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如今我们不再受缺碘的困扰,大脖子病也几乎“销声匿迹”。但是甲状腺的问题却没有消失,年年攀升的某些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又给公众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中国,每10个人体检中就有1人查出甲状腺结节,5~15%的甲状腺结节诊断为甲状腺癌。

甲状腺问题近几年越来越高的检出率,让很多人如临大敌。


我得了较大的甲状腺结节需要切除吗?

甲状腺结节是否会有癌变的可能?

如果得了不幸得了甲状腺癌,还能治好吗?


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甲乳外科一病区责任人阮剑和大家聊聊这些常见的问题。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甲状腺,代谢活动的“调控员”


在讲甲状腺问题之前,我们先得弄清楚到底啥是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脖颈前方正中部位,形状酷似展翅的蝴蝶,紧贴在气管前方。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图片来源@Twitter

甲状腺最重要的是它的功能:它主要能够合成、分泌、储存我们非常熟知的甲状腺激素,就像身体代谢活动的调控员。


甲状腺激素到底有多牛?看一看它的作用就知道了:

❶ 控制人体使用能量的速度;

❷ 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

❸ 促进人体生发育;

❹ 调节人体对其他激素的敏感性。

不要小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分泌的量相当精确,但凡多了一点点或者少了一点点,人体的能量代谢、体温、心、脑、肌肉其他器官就都不能正常工作。

在人体众多的分泌器官中,甲状腺的重要性仅次于脑垂体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我们平常去体检,最熟悉的一项检查就是甲状腺B超检查,这个检查可以发现是否我们是否有甲状腺结节的存在。


甲状腺结节切不切?


如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而且普通人总是不自觉地把甲状腺结节和癌症联系在一起,检出结节之后过于担心,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甲状腺结节是位于甲状腺内的肿瘤、囊肿或者正常组织构成的“疙瘩”,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表现。

增生、肿瘤、炎症都可以造成甲状腺结节。

引起甲状腺结节常见疾病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增生性病变)、甲状腺腺瘤(良性肿瘤)、甲状腺癌(恶性肿瘤)、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炎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毒感染)。


甲状腺结节是否有症状可循?

1.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人表现出来为咽喉不适或者颈部不适。

2.甲状腺处疼痛并伴有压痛性肿块,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

3.甲状腺处有肿块且疼痛不适,有甲状腺肿块内出血可能。

4.甲状腺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并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或者颈淋巴结明显肿大者,结节有恶性可能。

5.甲状腺结节伴腹泻、面部潮红者,要警惕甲状腺髓样癌的可能。


那么结节有没有必要切除?是否会变成甲状腺癌?

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大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和活检假阴性率都与小结节类似。这表明,不能仅通过结节大小来判断是否该进行手术切除。(资料来源:甲状腺专业期刊《Thyroid》)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图片来源:Thyroid网站截图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的指南也给出了进一步说明:

“基于这些证据,尚不清楚大小超过4厘米且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是否更可能为恶性。对这些患者的护理应与小结节患者有所不同。”


虽然说是否决定手术由医生来判断,但专业的实验和严谨的数据为我们说明了甲状腺癌良性结节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如果确诊为良性结节,不要过分担心其演变成甲状腺癌,只要和医生建立紧密联系注意观察即可。


体检后若被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如何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呢?


看等级

甲状腺结节一般分为6个等级1-3级基本上是良性的病变,不需要特殊治疗,大部分只需要定期复查B超即可。

若检查结果是4-6级,结节就会有恶性的可能,必要时可通过细针穿刺明确病理。


看大小

直径小于1cm,即便为甲状腺癌,危害性也比较低;如果大于4cm,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需要治疗,此时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手段。


甲状腺癌:正确认识放宽心态

虽然说,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但是它还是有癌变的可能。

我们在上面提到的结节大小就是判断因素之一:随着直径增大,腺瘤癌变的几率也会增大。

但也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癌都是由结节癌变而来,很有可能出生的时候就带着癌变的因素。例如现在医生会在看诊的时候碰到非常小的结节,穿刺过后发现发现已经癌变。

现如今甲状腺癌也逐渐跟结节一样,变得越来越多见,在不久之后,很有可能会成为全球的第四大癌症


▼「有关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3年,其全球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长了20%。」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2018年全球甲状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估计值

易患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有:

1.小时候或者是儿童时期,头颈部接受过辐射

2.家族基因遗传

3.碘摄入过量或者缺碘

4.槟榔

不过,甲状腺癌在所有癌症中算是最没有杀伤力的那一类,如果不幸得了甲状腺癌也不用太过恐慌,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

治疗

在多数情况下,治疗甲状腺癌需要进行腺体手术去除,有时医生也会选择切除部分腺体

全切或者部分切除甲状腺都被称为甲状腺切除术

另外,放射治疗化疗是甲状腺癌的后续治疗方法,如果甲状腺移除,病人需要每天服用甲状腺激素的处方药物(左旋甲状腺素等)。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术后长期服用的甲状腺素可外源性补充人体需求的激素,而且还能抑制肿瘤复发,要在医嘱指导下正规服用,擅自停药反而对自身更有害处。


甲状腺结节到底该不该切?临床医生观点参考

△本次内容来源于此次视频互动,王争艳医生主持,阮剑医生答疑。

那万一甲状腺疾病发展到了甲状腺癌该怎么办?

阮剑医生特意录制了一段科普视频,介绍了目前甲状腺癌最新的治疗方向,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斟酌参考。ps:发现不适及时就医,看病这事还是一对一面诊最安全。


视频加载中...


(本文为好医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