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如果有汁源之後,一定會引起大波瀾,《網絡謎蹤》一定是今年必看的電影,新穎的鏡頭語言,環環相扣的懸疑劇情,感人至深的人物關係,再來是帥約翰趙的顏值和演技,這部電影大聰安利定了。

今天《網絡謎蹤》分兩點來分析,一個戲外,一個戲內。

在戲外,《網絡謎蹤》是製片人Sev Ohanian 和導演 Aneesh Chaganty共同完成的一部極小成本電影,並且這是他們在讀書時候就開始製作的學生作品。

《網絡謎蹤》原本只是一部畢業作品,極小範圍上映,但影片參加完聖丹斯電影節(一個讓獨立導演進入主流好萊塢商業跳板的電影節),斬獲了“下一代觀衆獎”和“阿爾弗雷德.斯隆長片”兩項大獎,這引起索尼旗下的幕寶公司買下版權,進行全球宣發。

《網絡謎蹤》當初拍攝只用了13天,2個禮拜都不到,而且全部只用了5位有名字的演員,可以說,這絕對就是約翰趙的獨角戲了。

製片和導演當初原本想要拍攝一部有植入的商業短片,拍完拿到投資人的錢就走人,但最後投資人聽完他們的故事,拍板子說幹嘛不直接拍一部長片呢!

製片和導演聽完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爲他們看到投資人給的資金後笑而不語,但又無法拒絕拍長片的誘惑,於是就有了故事非常好,同時也看得出成本有限但很驚豔的《網絡謎蹤》。

《網絡謎蹤》除了拍攝僅有13天,最重要是它的呈現方式,整部影片只用各種電子屏幕來顯示,這樣看起來很前衛,但是對於我們如今移動互聯網屏幕時代,可以說是十分親切了,毫無違和感。

光用這樣的方式去呈現一部電影,這倆哥們就用了3年的時間去做剪輯處理,心疼這2位剪輯師3秒鐘。

這也讓主角帥趙第一次面臨表演上的挑戰,因爲他從頭到尾幾乎都是對着空氣在表演,沒辦法和其他演員有互動。

而且爲了讓演員更好理解這部電影,當然也讓投資人花更多錢去買爲這部電影買單,導演先自己自導自演這個故事。

導演自己演男主,演女兒,演警察,演路人,到網上扒各種素材,然後自己剪輯出一個長達90分鐘的內部版本,供投資人和演員觀看,已達到拍攝時候最佳效果。

這樣的操作,和之前韓延《動物世界》把動作戲份用樂高小人拍出來讓投資人掏錢,有異曲同工之意。

而且《網絡謎蹤》更極端的是把整部影片劇情都製作完,也算是很大膽的嘗試,因爲如果投資人看了內部版沒興趣,可能就會導致影片真正拍攝的流產,得不償失。

無獨有偶,前幾天大聰看的《解除好友2:暗網》,一樣採用了電子屏幕貫穿始終的呈現方式。

這讓大聰想起前些年僞紀錄片拍攝方式風靡的時候,有討論度很高的《科洛弗檔案》,《鬼影實錄》系列,國內去年還有一部《中邪》等等。

而今年,連續兩部以電子屏幕作爲鏡頭語言,去除傳統電影分鏡頭的結構,給觀衆一個全新又熟悉的屏幕視角,可以說真的很新鮮了。

這也讓大聰看到電影如何表達故事的多種可能性,也從《網絡謎蹤》看到了實驗性的成功,用導演的話來說:

——“這部電影的表現形式之所以不違和,是因爲現代人都有手機電腦,而且一看就是一整天,對於這些不是電影媒介但我們每天接觸的電子屏,讓它們成爲電影的最佳素材。”——

聊完戲外,我們來看戲內。

《網絡謎蹤》講述的是約翰趙飾演的父親,在某日發現17歲女兒突然失蹤,於是配合警方開始找尋失蹤的女兒,在尋找的過程中,父親通過打開女兒的社交網絡,漸漸發現女兒的日常,開始真正去了解女兒的生活。

故事類型是希區柯克式的懸疑結構,劇情真相像洋蔥一層層剝開,故事反套路反高潮反轉玩得666,難怪影片之前小規模上映時,口碑能炸裂。

目前影片全面上映之後,爛番茄依然保持93%的新鮮度,IMDB7.9,最嚴格的Metascore也有71,豆瓣目前高達9.1。

其實精彩好看的懸疑片不在少數,但大聰覺得《網絡謎蹤》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影片在懸疑的主線上,很好的建立起父女之間的感情,有幾處情感的淚點很好被導演把握住,讓觀衆在緊張刺激的影片節奏下,還能讓觀衆敞開心扉去和角色之間產生共鳴。

最後影片的主題也很明確,尋找失蹤女兒的懸疑線只是影片的一個鉤子,真正的讓影片昇華的是父親以愛之名對尋找女兒的不懈努力,以及父女之間的重新審視與和解。

《網絡謎蹤》給觀衆拋出一個親情之間的深思討論,那就是爲人父母自認爲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往往誤會最深的,就是親情之間的代溝。

影片通過一個強烈的失蹤案戲劇衝突,還有新穎的拍攝手法去闡述故事,但最終在故事的編織上,依然迴歸傳統能激發觀衆情緒的原始性。

所以說,電影的故事編織,不管外在的表達多麼試驗性,最終還是通過人們最原始的情緒去直擊人心,故事說得好,大家都會買單的。

說完《網絡謎蹤》所有的好,影片也有讓大聰覺得遺憾的地方。

比如影片全程用電子屏幕雖有創意,但有幾處還是讓人更願意看到發生的事件,如驅車去找女兒的路上,用Google地圖做顯示,還有看着Facebook好友名單一個個打電話只有人聲沒有角色表演,從而導致影片其實只有聲音沒有畫面節奏。

通篇使用電子屏幕,就像一部電影從頭到尾使用一鏡到底,或者一直使用攝影機僞記錄形式拍攝,這些實驗性的表現形式,隨着片長的推進,必然會造成觀衆的視覺疲勞。

不過《網絡謎蹤》在導演的努力下,已經把電子屏幕運用到極致了,從網絡視頻到直播,從電視新聞到針孔攝像,從電腦email短信到視頻聊天無所不用,這比同時間上映的《解除好友2:暗網》想到的電子屏幕多得多。

如今《網絡謎蹤》雖然全球上映,但影片依然屬於獨立電影等級,上映規模有限,國內的小夥伴,估計要等汁源才能看到,但到時千萬別錯過,這樣反傳統又好看的電影不是每年都有而且能好看的。

今天就先到這吧,大聰要去二刷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