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一鍵關注

1.

在生活中你會經常見到這麼一類人,甚至你自己都是其中之一:

他們在任何的人際關係中,都特別擅長令別人感覺到舒服;

如果被別人欺負了,他們也只會委曲求全,從不敢表達自己的攻擊性;

受了委屈,也從不敢表達,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

他們很渴望能夠擁有平等的、被別人尊重、不被攻擊的人際關係,但往往不管他們怎麼努力,卻始終還是陷入總是令自己不舒服的循環。

他們很疑惑: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受委屈的總是我?難道是我天生就是受委屈的體質?

嗯,沒錯,的確是因爲你具有受委屈的“體質”。

2.

這世界上有很多沒辦法解釋的現象。比如說,有很多的女性,她們總是莫名其妙的會受到性騷擾。

這些女性並不一定喜歡穿風騷性感的衣着,也不是總喜歡在公共場合賣弄風情,甚至有些是非常的內向和保守,她們和其他的女性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但是,很奇怪的,她們就是容易受到性騷擾。甚至有的人從小到大,每三五年總要受到一次性侵。

那些變態的色情狂,似乎很有默契的總會將魔掌伸向那些固定的女性身上。這是爲什麼呢?

同樣的道理,爲什麼有的人不管走到哪裏都容易受欺負,爲什麼在一個團體中,大家好像總會對特定的某幾個人產生反感呢?

作爲一個會算命的神棍,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是,當事人的八字原局桃花氾濫,命運註定了她就是有容易受到性騷擾的“體質”。

但同時作爲一個心理諮詢師,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會更深一層,那就是因爲“潛意識”。

你的潛意識透露出了“我很容易被性騷擾”“我很好欺負”的信息,所以你才總是會被壞人找上門。

3.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兩套操作系統,一套是意識系統,一套是潛意識系統,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討論的其實基本上都是意識系統,而很少涉及到對潛意識系統的討論。

其實要理解潛意識系統也很簡單,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曖昧”。

你可能和一個初次見面的人,雙方並沒有太多的交流,甚至一句話都沒有說,但當你們相遇的時候,內心卻怦然一動,你就對這個人產生了興趣。

表面上什麼都沒有發生,但你們兩個的內心卻已經有了許多的變化,這就是潛意識系統在起作用。

當你初次遇見一個人時,這個人的衣着,神態,說話方式,其實已經表明了很多的信息。

舉一個例子,假如你在和一個人的溝通中,你問了一個很平常的問題,而這個人回答的很遲疑,如果這個人的表情是帶有猶豫的,那麼你就會感覺到這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

但如果這個人的表情是平靜的,眼神是沉穩的,那麼你反而會感覺到這是一個自信而謹慎的人。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通過他表現出的諸多因素綜合體現出來的。

所以像英劇《神探夏洛克》那樣,你初次見到一個陌生人通過他身上呈現的所有信息而對這個人作出分析,這完全是理論上可以實現的。

問題只在於人們普遍對這些潛在的信息並不敏感,或者是由於大家都刻意的對潛意識系統呈現的信息直接忽略,再或是大家普遍對於很多潛在的信息感到羞恥而裝作無視,所以這纔好像是一種多麼神奇的天賦,其實不是,這只是一種沒有被多數人重視的信息分析技術罷了。

4.

因此,那些從你潛意識裏所傳遞出來的信息,其實別人都能夠接收的到。

只是很多人對此不敏感,同時我們不喜歡直接放到檯面上去提及和討論而已。

那麼一個總是在生活中受委屈的人,他自身肯定會對“受委屈”這件事非常敏感,他的肢體語言和神態很容易呈現出他對於這一點的關注。

舉一個例子:

假如我說“中國的經濟現在遇到了很大的挑戰”這句話。

一個極端愛國的人馬上就會跳出來說:“你什麼意思?什麼叫‘中國’的經濟遇到了挑戰?難道其他國家的經濟狀況就很好嗎?你單單說中國,真是居心叵測啊!”

所以這個人因爲他自身所關注的點,看到的關鍵詞是“中國”。

如果是一個喜歡經濟學的人,他會說:“現在全球的經濟都遇到了一個轉折點,你看美國最近一連串的動作……”

所以這個人看到的關鍵詞是“經濟”。

如果是我的朋友詹姆斯·小劉,他會說:“挑戰?我給你講,前天我遇到一隻平頭哥,我上去一招大慈大悲千葉掌就把它劈翻在地!怎麼樣?厲害吧!我踏馬天下無敵!”

所以小劉看到的關鍵詞是“挑戰”。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對於世界的關注點都不同,那麼,這種在關注點上的不同,就完成了第一步和其他人的區分。同時也開始導致了別人對你的不同對待。

5.

同理,如果放在生活中,一個人在工作上沒做好,領導給他說:“你這個程序寫的真垃圾,全是BUG。”

如果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馬上就會跳起來:“不可能!我寫的BUG啊呸!我寫的程序是全天下最完美的!”

這個人關注的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否定。

如果是一個理智的人則馬上就會問:“嗯,具體都有哪些地方需要改?”

這個人關注的是具體的現實問題。

如果是一個內心敏感脆弱的人說不定馬上眼淚就下來了:“對不起領導!我真沒用,我現在就去辭職……”

這個人關注的是領導話語中的“你”,他將工作上的錯誤等同於了自身的錯誤,而馬上開始自我攻擊,自我否定。

6.

同時,我們對於不同的人的回應,我們自身接下來的反應也會不同。

比如對於前面的那個“中國的經濟現在遇到了挑戰”的問題,我們對於第一個人的態度往往是:“沒有沒有,我沒這個意思,我也很愛國。”

這是“敗下陣來”的態度。

對於第二個人的態度往往是:“哦?怎麼說呢?”

這是“感興趣”的態度。

對於詹姆斯·小劉的態度往往是:“……”然後轉身離開。

這是對待二逼青年的態度。

但同時,我們對這個人的態度也要由其他的因素決定,比如說:

詹姆斯·小劉他爸是王思聰,那麼多數人都不敢無視他,而是馬上:“我靠!劉哥你這麼牛逼啊!太厲害了!佩服佩服!”

如果小劉他爸是隔壁整天敲寡婦門的老王,小劉自己也繼承了他爸的這個天賦技能,那我們的態度可能就是:“滾!”

如果我們都知道小劉是個逗比的樂天派,那可能我們就會嘻嘻哈哈的和他開玩笑:“呦?這麼厲害啊,改天咱去動物園找只黑瞎子你和他切磋切磋?”

所以也有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是因爲我們沒有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

如果你沒有很高的地位或名聲,沒有很多物質財富,沒有受人尊敬的能力,卻喜歡強刷存在感,總愛自我表現,或是追求遠超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那麼你當然很難獲得尊重。

7.

8.

9.

有些人在戀愛中總會吸引到渣男渣女,這一方面是因爲我們前面提到的“關係調試”,多數人和渣男渣女認識沒多久就認清了這些人的真面目,他們根本就不會選擇和這種人在一起。

11.

不同的人格模式的碰撞,會構成不同的關係模式。每一種關係模式都會製造出獨特的氛圍和這種模式裏的特殊規則。

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我和一些性格比較軟弱,缺乏進取心和意志力的朋友相處時,如果我們討論到命運,我們普遍會認爲人在命運的力量前非常渺小,如果有一個什麼問題時命中註定解決不了的,那麼我們也只能認命。

在這樣的關係模式中,它的特殊氛圍就是一種“消極”的、“小心翼翼”的氣氛;

一個特殊規則是:如果一個問題是命中註定的,那麼我們就永遠解決不了。

我們對於這個規則是完全的認同的。

但如果這時候有一個自信心和意志力都非常強,並且根本不相信什麼命運的人加入這個關係,那麼這個人的氣場就會一下子將這種關係模式裏的氛圍給改變。

他會說:“命運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去在意它幹什麼?遇到了問題我們就來分析下它怎麼解決,來,咱們討論下解決的步驟。”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可能會在這個人的帶領之下,把那個我們之前默認的“命運註定的問題解決不了”的規則就給打破了,我們把問題給解決了。

我們之前所構建的那個規則,被這個自信的人直接無視了。他並不受到這些規則的限制。

每個人不同的心理結構,會導致他們相信着不同的潛在規則。內心的潛在規則越多的人,他們往往活的越沉重、越痛苦。

而那些生活的很瀟灑的人,他們會無視很多不必要的規則。

你越是深信規則的作用,就越是會受他的束縛;而如果你內心根本沒有這些規則,你就會擁有更自在的自由。

但如果你沒有王思聰那樣的爹卻像王思聰那樣拽,你早就被揍老實了。

13.

那麼理解了這些,對於在生活中容易受欺負、受委屈的人羣來說,要如何自我改變,自我解救呢?

如果是客觀的現實原因導致的受欺負,那麼除了你更換一個對你更友好的環境之外,別無他法。

但更多的,人們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受委屈,多是由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潛意識決定的,我們能改變的也只是自己,而不是外界。

記:如果某一類事總是發生在一個人身上,那麼這絕不是偶然,而是他的“體質”在不知不覺吸引着這樣的事發生,所以有的人總是特別的幸運,而有的人卻總是很倒黴,有的人總能受人別人的尊重,而有的人卻常常受欺負。這個“體質”是什麼,就是一個人的處世方式,心智模式和對待問題態度,就像文中的例子裏說的,“你都知道那個人對你極其不好了,你還捨不得離開”,這就是典型的受虐型人格。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衆號立場。本公衆號轉載此文僅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刻予以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