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總說“生命在於運動”,於是許多長者便將自己的大量時間用於積極運動,散步、跑步、爬山、練太極、跳舞,無一不涉獵,依此發展,長者應當更加老當益壯,可是現狀是什麼,現狀是剛開始運動時,頭幾年是少生病了,體質也強壯了。可越上了年紀,越練反倒各種毛病,醫院也沒少去,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邊練邊犯。

這到底是怎麼個原因呢?怎樣才能真正的獲得一個好身體呢?且聽嘉園君和大家說一說。

細觀那些運動了身體照樣生病的人,往往都是重運動而輕食療的人。他們每天花上幾小時運動,而喫飯卻粗茶談飯,講究清淡,以素食爲主。殊不知,長此以往下去很可能導致氣血兩虧、消化吸收能力減弱、供血不足,所以一定要記得還有一句話叫做“民以食爲天”。對於長者營養可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東西。

根據長者在生理機能等方面衰退的特點,其在飲食方面應遵循以下原則:

減少熱量供應、少喫糖和鹽、多喫高蛋白質食品、多喫蔬菜水果、注意補鈣等。

一個健康的食譜一定是保持各營養素之間比例適宜,防止長者因食品單調而偏食。也要注意長者的消化功能,使其易於消化吸收,培養長者的良好飲食習慣。

穀物類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類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食物多樣、穀類爲主纔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

蔬菜水果及奶類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喫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喫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克。

魚禽肉蛋類

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每週喫魚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克。優先選擇魚和禽,喫雞蛋不棄蛋黃。少喫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儘管隨着年齡的增長消化系統等人體機能下降,但這並不意味着長者就該頓頓粗茶淡飯,運動固然重要,但在適當運動而情況下給生活身體補充充足的營養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國壽嘉園

國壽嘉園項目圍繞九大服務體系爲長者提供可持續健康快樂的生活社區,讓長者享受個人、家庭、鄰里、社區、社會五重交往的開放空間。項目的每一個細節的設計、整個業務平臺的搭建、實體運營的體系構建,都是圍繞全面的服務體系來開展落實,旨在打造國壽嘉園項目專屬的感質生活內涵。

在飲食方面,根據入住長者的飲食需求及習慣設計專屬菜譜,提供新鮮、健康的食材,合理搭配、均衡膳食。不同時令,選擇時令食材製作當季時鮮菜品,符合中國傳統飲食習俗。並且不定期邀請營養專家舉行講座,傳播正確養生理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