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樞《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 紙本,行書,縱32cm,橫342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顧復《平生壯觀》卷四,清《石渠寶笈初編》卷三一,《故宮已佚書畫目》著錄。這是鮮于樞以行書大字錄寫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詩》。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現實主義詩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內容大都與當時的朝政有關,此首詩亦充滿了對國家興衰的關注。

  此帖結體疏朗,筆勢雄渾,與鮮于樞個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貫所評:“公毅然美大夫,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揮毫結字,奇態橫生,勢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鮮于樞大字行書的代表作品。

  釋文:舊俗疲庸主,羣雄問獨夫。譏歸龍鳳質,威定虎狼都。無屬尊堯典,神功協禹謨。風雲隨絕足,日月繼高衢。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直詞寧戮辱,賢路不崎嶇。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指揮安率土,盪滌撫洪爐。壯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舉,鐵馬汗長趨。松柏瞻虛殿,塵沙立冥途。寂寞開國日,流恨滿山隅。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

  末識:“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鈐“鮮于”、“白幾印章”、“箕子之裔”、“虎林隱吏”、“中山後人”印五方。卷末有王禕、宋濂二跋。鑑藏印記有清乾隆、嘉慶、宣統諸璽及梁清標、宋濂、王禕等印多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