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五年,

  在全球登記作物80+

  爲4500萬+畝果蔬帶來健康和活力

  77國農場主的信任之選

  超過500萬人次使用。

  ”

  這些傲人的成績的創造者正是這次活動的主角拜耳的露娜系列產品,露娜系列(中國上市露娜森、露娜潤)是拜耳創新研製開發的新一代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SDHI)殺菌劑,並已然成爲中國乃至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果蔬殺菌大單品。

  2018年11月15日–16日,致力於爲蔬果種植提供更優解決方案,通過創新產品保護作物的花生長,提高果實品質,拜耳“花好果鮮——露娜論壇”活動在雲南昆明舉行,全國超過200位包括專家、經銷商及農業企業等在內的行業人士共同參加了本次活動,分享並探討露娜系列產品在蔬果種植領域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整體解決方案。

  優選優質農資,爲草莓產業保駕護航

  我國草莓發展迅速,目前種植面積已達224萬畝,且在以每年5-10%增長;草莓的產量受種植管理水平、投入成本、地理位置的影響有顯著差異,比如山東草莓產量約爲6000-10000斤/畝,南方產量約4000-5000斤/畝;但總體來說經濟效益還是很高的,2018年截止到6月份北京新發地平均價格13元/斤,且每年都在升高,每畝收益可高達十幾萬。

  青島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姜卓俊教授

  被譽爲“草莓教授”的青島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姜卓俊教授表示,我國草莓95%以上是保護地栽培,在這樣的人工環境下,如何控制植株不發病,還要滿足食品安全的要求,是種植戶的重點工作。而在世界範圍優選優質的農藥化肥,纔可以爲草莓產業保駕護航。

  草莓本身種植科技含量非常高。目前,灰黴病、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連做障礙及土傳病蟲害等一直是草莓種植戶面臨的最大困擾。尤其是白粉病和灰黴病,管理不當一夜之間迅速蔓延,所有果實都損失殆盡。

  而且目前受消費者歡迎的草莓品種基本都是不抗白粉病、灰黴病的。姜卓俊教授認爲像露娜森這樣對白粉病、灰黴病都擁有很好防治效果的藥劑,簡直是草莓的“靈丹妙藥”。

  姜教授認爲草莓病害防治準則“以防爲主”,並且“在選好藥的同時,也需要大量的科普工作,樹立安全正確使用農藥的意識。良種良方配套,才能起到積極的效果。”

  花好果鮮,以草莓之名,表白露娜

  花期是銜接作物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重要的時期,開好花才能結好果;但花期病害得到的關注一直不夠,同時花期是病害侵染高峯期,很多病菌如灰黴病等,從開放的花侵入作物,直接發病或潛伏發病,甚至嚴重影響果實的品質。

  露娜森含有全新一代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氟吡菌酰胺,活性高、傳導性好等,持效期可達15-20天,且安全間隔期短,殺菌徹底,使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和採收後得到充分保護,防治同時進行,讓果蔬花好果鮮。

  與此同時,受灰黴病等潛育性病害影響,很多品質較好深受大衆喜愛的草莓品種極易腐爛,常規的方案貨架期非常短,只有2-3天。通過露娜森處理,可以極大降低病害基數,常溫條件下可將其貨架期延長至1周左右。解決貨架期的問題,我們就可以更好的開發其商品性,讓更多的人品嚐美味。

  拜耳作物科學露娜全球產品經理DominiqueSteiger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估算,作物損耗正威脅着整個糧食產業鏈,近乎一半的水果、蔬菜、根莖和塊莖作物都被浪費掉了。“經過試驗,我們發現露娜處理過的田間果蔬,田間農戶損失和食品鏈的損失從未處理的67%降低至29%,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從33%提升至71%。”拜耳作物科學露娜全球產品經理DominiqueSteiger 表示,全球果蔬損失之所以這麼嚴重,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看似健康的作物花朵都侵染了病原菌,進而果實帶有病害,並在採收後條件適合時表現出來。

  因此,拜耳在不斷的向種植戶傳播以預防爲主的理念,生長期/花期進行保護性用藥降低潛育性病害的病原基數,最終收穫的果實極少有病害發生;採收時果實鮮美,在運輸、儲存、加工環節,減少損耗,延長貨架期,提升商品化及口感。

  這樣一方面就不需要提前很多采摘,讓果實儘可能的在田間自然成熟,這樣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果實糖度更高,品質更好,種植戶的收益自然增長;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採後保鮮劑等產品的使用,安全性更高。對於果商來說,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損耗,貨架期也延長了。綜合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DominiqueSteiger強調,“拜耳長期關注蔬果種植,積極展開行動直面挑戰,爲種植戶提供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並將更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分享給更多的種植戶,幫助提升從田間到餐桌、從種植戶到消費者的整個價值鏈作出不懈努力,未來也將繼續完善解決方案,爲堅持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在11月15日的露娜論壇分享會上,還有其他8名來自不同科研機構的農業及植保專家解析了番茄、黃瓜、辣椒、西瓜、柑橘、梨樹、葡萄等其他多種作物花期病害防治的重要知識,以及露娜系列產品在這些蔬果種植中所體現的價值。

  眼見爲實,露娜森提質增效更直觀

  據悉昆明安寧當地種植面積大概在1000畝左右,以散小農戶爲主,以鮮食草莓爲主,結合農家樂的方式經營;但種植水平低,對病蟲害的認識不夠,不能做到提前預防和治療,品質和產量有待提高。

  我們參觀的草莓基地種植面積約40畝左右,拜耳業務員今年10月8號拜訪時,大棚裏章姬草莓死棵死苗嚴重,白粉病開始爆發,種植戶沒有種植經驗及農業相關知識,同時沒有備用苗可以補救,種植戶李萍抱着試試的態度用部分大棚開展拜耳更好草莓田間示範。

  爲了讓參會者更直觀的瞭解到草莓使用露娜森產品後的效果,拜耳的工作人員還現場對草莓的含糖量和硬度等進行測定。拜耳作物科學中國露娜產品經理王鵬介紹,對於拜耳方案的表現,僅憑參觀果園農戶很難對產品效果作出準確的判斷,而通現場測定數據比較,可以讓人們對露娜森提質增效的作用有更直觀的感受。

  現場測定

  在使用拜耳的殺菌劑產品露娜森後對比之後我們不難發現,使用拜耳露娜森處理過的草莓結實率高,商品性好,採收後草莓發病率低且更易保存。使用該產品能夠幫助將病原菌控制在發病初期,很好地預防了潛在病害對果實的侵蝕。防病殺菌後植物更健康,葉片更濃綠,光合作用更有效,從而提升積累養分的效率。植物根系發達、花朵飽滿、莖幹粗壯,果實營養品質高,外觀品質好,不僅能夠幫助種植戶達到更高的產量和收益,對於草莓收購商和售賣方來說,減少爛果、延長草莓貨架期也無疑是爲其節約成本的關鍵所在,減少蔬果浪費,爲整個食品鏈提供更多價值。

  研發從未停止,未來5年將推3個全新化合物

  拜耳作物科學中國開發部總監Holger Willms

  拜耳作物科學中國開發部總監Holger Willms介紹,他帶領了50人的團隊專門在中國測試開發新化合物。拜耳全球每年在農業領域投入24億歐元的研發資金,目標就是探索新方式,在保障消費者、施藥者和環境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種植戶的農業生產。

  對於,爲何很多農產品在其他國家上市很久之後纔在中國上市這個問題。

  Holger Willms表示每一個國家的農藥管理登記標準都不一樣,很多實驗在每一個上市國家都要做,比如,因爲每個國家情況不同,例如土壤,日本金屬含量非常高,跟中國不同。就中國而言,每年,拜耳在中國各地的不同作物上開展600-700項試驗,包括藥效、抗性、殘留等試驗,確保拜耳即將上市的新產品符合中國政府近似於歐盟的嚴格的監管條件,也確保這些新產品能夠有效地服務於中國的種植戶。所以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往往不是新化合物上市的第一個國家。

  最後,Holger Willms表示,“在接下來的成都全國植保會將會發布3個新的復配產品和一個全新的化合物,而且在未來5年,拜耳將在中國上市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各上一個新的化合物。”

  花絮:

  “花好果鮮”啓動儀式

  現場測定,與會者認真聆聽

  觀測現場不期而遇的小蜜蜂

  

  ▼

  在這裏

  挖掘行業深度

  傳遞行業價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