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龍崗區政協主席專題協商暨1號重點提案辦理情況票決評價會議現場。 朱洪波 攝

龍崗區政協委員建議通過加大高品質園區供給,做強創新載體,爲實現高質量發展集聚新動能。 朱洪波 攝

今年年初,龍崗區以區委1號文件的形式對優化龍崗營商環境這項系統工程進行全面部署,龍崗區政協迅速跟進,把《關於創建龍崗區一流營商環境的建議》列爲今年的1號重點提案,於今年3月交由區經促局主辦,區科技創新局、龍崗公安分局等12個相關部門會辦。

數月時間過去,提案辦理成效如何?11月20日,龍崗區召開2018年區政協主席專題協商暨1號重點提案辦理情況票決評價會議,組織區政協委員就優化龍崗區營商環境進行專題協商,並對龍崗區委書記牽頭督辦的1號重點提案辦理情況進行票決評價。區政協委員對全區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現狀和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從保障產業空間、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優質政務服務、打造最優營商配套環境等方面進行把脈,直面龍崗營商環境發展短板,提出許多真知灼見。

會上,1號重點提案辦理評價結果爲滿意。上述單位在政策制定、修訂、產業空間保障、人才服務、降低企業成本、配套環境、服務企業等方面均取得階段性成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龍崗區制定並出臺《龍崗區關於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提出16條具體工作舉措,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爲龍崗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堅持需求導向 以高質量公共服務促企業發展

政務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是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壞的重要體現。近幾年來,龍崗的政務服務建設取得驕人成績,在全國率先推行權責清單制度,行政服務大廳被評爲全國“十佳”,政務服務績效考覈連續三年被評爲全市第一。

“龍崗是產業大區,產業是發展的命脈,如何服務好企業,讓項目迅速落地、投產,這對龍崗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第一個發言的區政協委員蔡志偉認爲,龍崗要利用好政務服務優勢,爲產業項目落地營造最優政務服務環境。他建議,堅持客戶導向,加強項目落戶全過程服務統籌,包括建立產業項目聯合服務工作制度,成立服務團隊,建立全流程各部門協同配合的跟蹤服務機制等。同時,兼顧產業空間招商推介、片區公共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產業載體開發建設的統籌。

“服務無止境,政務服務改革只有堅持以服務對象需求爲導向,統籌政務資源,整合服務力量,理順工作機制,才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和市民的滿意度。”蔡志偉說。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陸續出臺了許多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調動企業積極參與深圳東部中心建設,推動龍崗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於如何着力打通惠企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讓扶持政策變成“真金白銀”,區政協委員李軍強表示,採取多種措施大幅提高惠企政策的落實,營造更加優質的龍崗營商環境,包括建立綜合系統常態化的機制,發揮專業機構的作用,定點定向進行宣傳推廣。

“常態化的政策宣傳機制對龍崗非常重要。”李軍強認爲,龍崗可建設一個專門的網站或App,把各類扶持政策分門別類的放在裏面,包括政策全文、實施細則、承辦部門、辦事流程、提交材料清單、諮詢電話等,以保證公衆隨時隨地能夠獲得政策、瞭解政策。

區政協委員楊博宇則建議,加大推動“龍崗+”App,打造更加全面、開放、智能、權威的智慧平臺。其中,首先是推動“龍崗+”的建設和推廣,使“龍崗+”爲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民生服務,爲龍崗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提供更爲可靠的信息諮詢和政策扶持,最終實現“龍崗+”的全面、開放、智能和權威。

做強創新載體 爲實現高質量發展集聚新動能

產業空間是經濟發展的核心載體,也是全區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基礎支撐,龍崗區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貫徹“明策略、強規劃、控成本、全監管”思路,爲打造產業高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但近年來,不斷上升的企業發展成本已成爲企業越來越沉重的負擔和龍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絆腳石”。

“土地價格、企業租金成本上升是企業外遷的主要原因之一,實體企業的空間載體問題關係到龍崗區對實體經濟企業的吸引力,應引起高度重視。”區政協委員李彬表示,只有降低企業空間使用成本,才能保障實體經濟持續高效運行。

他建議評估“二房東”現狀,實施獎優罰劣,抑制打擊亂漲價和變相漲價現象。對於隨意提高水電費、管理費等變相提高租金的“二房東”,建議相關部門出臺相應政策,建立對應的投訴檢查機制,形成相對規範的產業用房租賃市場秩序,將拒不整改的“二房東”建立市場禁入制度。同時,對於優秀的“二房東”運營者,則通過掛牌等方式進行扶持。此外,他還建議提供專業化評估指導和監管,促進物業出租向專業化招商與服務的轉型,降低相對租金成本。

“試行產業空間的多元化供給,探索‘共有產權’(不完全產權)產業用地供應模式。”針對用地成本高漲對營商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區政協委員孟丹認爲,可在產業供地模式上進行探索創新,推動產業用地高效利用。她建議借鑑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只租不售”“租售同權”“先租後售”“共有產權房”等做法,在重點片區或重大項目上試點產業用地的“共有產權”模式。

“該模式的優點對企業而言,降低了拿地成本,有助企業資金更多地投入產業升級,同時又擁有部分產權在必要時可融資;對政府而言,更有利於進行產業引導與規劃實施,有效避免企業拿地後將產業用地房地產化,提高政府對產業空間的保障能力和引導效力。”孟丹說。

爲留住做大做強的創新性科技企業,區政協委員蔣波提出,要多渠道改造和開發相結合,增加適合科技企業的園區和產業用房數量,滿足科技企業的需求。他建議,在政府主導下,以區城投、產服等國企爲主體,利用現有國企掌握的園區資源,大力建設適合不同階段和不同產業的科技企業所需的、租金成本合理的產業園區,通過加大高品質園區供給,做強創新載體,爲實現高質量發展集聚新動能。

瞄準中心定位 補短板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在多名政協委員看來,龍崗要建設成爲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市級中心,必須着眼於中心定位。只有用中心標準打造承載城市向心力的硬環境,用中心特質打造具備城市核心競爭力的軟環境,才能集聚要素、匯聚資源,營造市場、企業和人才健康發展的一流營商配套環境。

“龍崗應瞄準東部中心定位,實施‘四個補強計劃’,爲企業發展提供最優營商配套環境。”區政協委員丁正紅說,實施“雙核多中心”公共配套補強計劃,提升人才吸引力。按照《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龍崗的定位是“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市級中心”,以“市級公共配套,多中心集中供給”爲原則,提升全區公共服務和商務服務職能。他建議在大運新城、坂雪崗科技城兩個核心片區,按照市級水平增加文化、商業、商務等定位來完善配套;在坪地、平湖、橫崗等多箇中心,提升配套強度和密度,形成多中心補充效應。同時,在補齊公共配套短板基礎上,逐步引入國內外知名教育機構、醫療機構、保險機構,提供高層次、個性化的教育健康產品,加大對人才的吸引力。

政協委員高偉則認爲,龍崗要借鑑國內外先進樞紐模式,在分區規劃編制、法定圖則調整過程中,以大運新城、平湖樞紐爲試點,打造全市乃至全國樞紐站城一體化示範區。

“龍崗可借鑑西九龍樞紐的成功做法,依託站城一體化開發建設契機,科學預測交通需求,合理佈局公共開放空間及公交配套設施。”高偉建議,強化交通組織和公共服務,打造高品質的交通接駁與公共服務體系。以公交發展爲核心,以步行和自行車爲輔助,有序組織不同性質交通的垂直方向分層和水平分區,強化軌道站點與車輛便利的交通銜接、車站與周邊舒適的步行網絡。同時,加強樞紐上蓋及周邊存量開發過程中高品質公共服務體系支撐。

針對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學位緊張、民辦學校佔比過大且總體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區政協委員吳龍山建議,適當調整積分入學政策,適時謀劃民辦學校新發展。他表示,龍崗區積分入學政策既要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又要避免形成義務教育的“福利窪地”,既要有利於吸引和留住普通及以上人才,又要着眼於解決中高端人才子女的入學問題。

■聲音

區政協聚焦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調研非常深入,各位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非常中肯,既緊扣全區發展大局,又緊盯民生熱點。區委區政府將廣泛凝聚共識,彙集智慧力量,做好優化營商環境這篇文章,在依託幹部、作風、規劃、土地、信息化服務手段等方面優勢的基礎上,補齊短板,爲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龍崗區委書記張勇

提升城區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希望政協委員繼續發揮協商建言和民主監督作用,一如既往地幫助和支持政府工作,共同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推動龍崗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龍崗區區長戴斌

政協委員要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優勢認真開展調研,做到無調研不發言,無依據不議政,無新意不獻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爲落實東進戰略及打造“六個高地”貢獻政協智慧。

——龍崗區政協主席吳書坤

■鏈接

龍崗區政協提案督辦成效突出

16條具體工作措施

爲企業減負

龍崗區政協一直把推動城區發展作爲履職第一要務,始終堅持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來抓大事、議要事、獻良策,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摸清摸透真實情況,形成了一批有分量、有質量的重大成果,提出了一批更具前瞻性的意見建議,爲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今年年初,龍崗區委以1號文件的形式,對優化龍崗營商環境這項系統工程進行全面部署。龍崗區政協迅速跟進,把《關於創建龍崗區一流營商環境的建議》列爲今年的重點提案,以“優化龍崗營商環境若干重要問題對策研究”爲題開展重點課題調研,突出關鍵、抓住重點,聚焦政務服務、空間保障、創新生態、環境配套等4個板塊,成立由60多名政協委員組成的4個調研小組,開展提案辦理工作的檢查督辦活動。

與此同時,調研小組由主席班子成員帶隊到國內先進城市(城區)、區內“4+2”重點片區和代表性企業實地走訪調研。在近10個月時間裏,調研小組根據提案和調研課題內容,採取問卷調查、座談調研、實地走訪、文獻研究等多種方法,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區域創新生態體系、政務服務能力等方面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爲專題協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在區政協的檢查督辦下,主辦單位區經促局嚴格按照提案辦理工作要求,與各會辦單位齊心協力,將提案涉及到的各項工作分解成6大項19個小項具體工作,並明確各項工作的牽頭單位及其責任。至11月,1號重點提案辦理工作大部分指標均能按提案辦理工作方案的要求有序推進。

目前,各承辦單位都建立了提案辦理制度,制定了重點提案辦理工作方案,確定了責任領導、責任科室和責任人、提案辦理覆文規範,在政策制定、修訂、產業空間保障、人才服務、降低企業成本、配套環境、服務企業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

根據龍崗區1號重點提案檢查督辦情況報告,提案辦理成果主要體現在:

1.開展《支持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實施細則》和《支持金融業發展實施細則》等政策的修訂工作。

2.出臺《龍崗區中堅企業培育計劃實施辦法》和《龍崗區中堅企業培育工作方案》。

3.開展《龍崗區工業用地規劃與建築設計管理規則》編制工作,制定“工業上樓”政策。

4.開展“雙優工程”,制定《龍崗區“優質企業與優秀人才培養工程”工作方案》,遴選了16名優秀企業家參加首批赴德國學習交流。

5.大力推進人才安居房建設,已累計開工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10179套。

6.制定《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實施“深龍英才計劃”的細則》《深圳市龍崗區深龍創新創業英才計劃實施細則》,累計認定深龍英才849人。

7.制定出臺《龍崗區關於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提出16條具體工作措施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

8.支持企業研發投入扶持資金達1.7億元。

9.推動建立深圳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制度。

10.制定出臺《龍崗區2018年關於加強服務企業工作的實施方案》。

撰文:梅雲霞 蒙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