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却是生存重压之下的无奈叹息。2020年,旅游景区将会面临怎么样的生存环境?也许是无数老板和行业人关心和头疼的话题。
作为一个在景区一线做了十多年的职业经理人,孙震结合2019年跑了大半个中国,考察上百个景区和项目的基础上,大胆的对2020年旅游景区经营和发展进行以下判断:
他认为2020年,旅游景区行业将会迎来非常艰难的一年,也是非常动荡的一年。旅游景区将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2020年将是大多数景区以盈利为目标,转变成以生存为目标的分水岭;也是国有体制景区和私营体制景区,不同背景不同发展方向的分水岭;更是大型旅游景区向小型景区或资源整合或痛下杀手的分水岭;不同的景区背景,将走向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上!
一、行业繁荣依旧,但是只是极少数人的狂欢。更多的是在痛苦中探寻转型之路,景区破产、收入下降等现象,将成为行业的常态,越来越多的景区将陷入痛苦的生存折磨,大多数旅游景区将打响从盈利到生存的保卫战!
2012年以来,国家开始大力提倡旅游,基本上年年都会提出不同的旅游发展概念,从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等等,把旅游业推上了风口浪尖。短短七年时间,旅游行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景区数量从不到一万家,发展到三万多家,这还不包括很多做乡村旅游的,不纳入旅游行业范畴的,以及很多其他传统商业模式转型跨界的项目,据保守估计,能够满足旅游需求的这些大大小小的项目超过五万家,平均每个县城就有20多家;
他判断,国家下一步还将继续刺激文旅行业的发展,以后景区的数量将还会稳步增长,政策引导下的新开发的景区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并且景区资源的多元化、全域化、市场化、特色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但是,行业所谓的繁荣,只不过是少数新生势力的狂欢,他们的狂欢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开始栽跟头,而更多的旅游景区开始沉下心来,审视自己的项目和市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产品层面看,景区数量依旧在增长,而在市场层面,国内的旅游人口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更为严重的是,现在商场、高速服务区、机场等等这些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都在按照景区的模式建设,以及政府对市政工程和开放式区域的美化、亮化工程,都大大提高了游客的审美高度,从而对景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旅游景区做的仍然是区域内的市场,所以,激烈的区域市场竞争,已经让大多数景区没有了生存的市场空间,很大一批小型景区将会面临关门,一大批景区被整顿和摘牌,大多数的传统资源类型的景区、老景区,游客人数和综合收入将持续走低。这一系列现象,都将成为行业的正常现象。
并且,社会经济下行持续,其他行业的调整幅度比旅游景区更大,大多数行业将迎来更加困难的生存期,意味着旅游行业外的输血功能将会越来越弱,不单是经营景区的老板将会迎来更大的困难,作为市场消费的游客,也将会不断压缩在旅游方面的开支。
另外,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成长起来的80、90、00后的新生代游客,他们的出游习惯、接受信息的方式日新月异,甚至年年都在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变成片段化和体验化,他们对互联网的应用和依赖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针对传统旅游景区更是一种全新的和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新媒体优势资源逐步集中化,在宣传上熟练的运用互联网以及创意化的短视频传播,将成为景区宣传的主要方式。
以上种种变化意味着景区以后只能在市场上抢饭吃,下手慢的,实力差的,没特色的景区将会被迅速淘汰。而原来有一定资源优势和市场沉淀的,如果不抓紧时间进行升级,前期的积累将会被迅速消耗殆尽。所以,2020年,如果不能向市场要效益,意味着将会出现大量的景区破产或者游客人数和收入双双下降的态势。
二、旅游景区的监管将会越来越严格,重压之下,旅游景区的两级分化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国营景区求规模化、多元化;私营景区求市场化、特色化,双方开始走不同模式的发展道路。
2019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分别部署开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A级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会议强调,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扎实开展暗访评估工作;坚持依法办案、有案必查,持续保持市场整治高压态势;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基础,着力提高文化和旅游市场治理能力。要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抓好A级旅游景区动态管理;坚持全过程管理,严把A级旅游景区入口关;强化优质供给,进一步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要强化引领,进一步扩大旅游度假区的数量;抓好管理,进一步提升旅游度假区的质量;完善制度,进一步强化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政策保障。
所以,高压监管和发展态势将会是明年行业的主旋律。高压之下求生存,将会让市场竞争进一步多元化和激烈化。扛不住的就会被迫出局,扛得住监管压力的,能否扛得住市场的压力,更是对景区最大的大考验。
重压之下,已经不再有奇迹。好的越来越好,而那些达不到各种标准和要求,以及在市场竞争中后继乏力的景区,将会逐步淡出公众视野。景区被摘牌、景区被要求整改,景区破产被并购等等这些在2019年被当作新闻爆点的词汇,将成为2020年的常态,认识并正确对待旅游景区,将会是明年主流的市场声音。
如何在重压之下发展,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景区,将会做出自己不同的选择。国有体制下的景区,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职能,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所以,发展比较注重长远发展和正规化发展;而私营企业体制下的景区,更多注重的是生存,所以,是留在景区序列,还是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将会使得不同背景的景区,做出两个完全不同的选择。
一部分私营景区,将更加注重市场化的实用性发展模式,预计2020年在市场上还会产生很多特殊的市场竞争策略和招数,特别是部分景区转型快,将会对市场形成更大的冲击。所以,2020年的市场转型升级也会进入残酷的竞争期,不转就是等死,转型成功将会在痛苦中前行,而转型失败将会把企业拖入深渊。
三、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下,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将逐步激烈,旅游景区的发展已经不是抱团取暖,而是弱肉强食,在2020年,这一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2020年,区域化的整合,全域旅游之下的整合,大集团整合小集团,大景区整合小景区将成为常态。而经过整合之后的庞大的旅游资源体,或者原本已经很强大的旅游资源体,将会向所在区域的中小景区发起强大的市场抢夺战。一波又一波的降维打击,将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小景区彻底沦为穷途末路。
因为虽然大多数景区已经认识到单靠门票经济进行发展的思想,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但是发展二次消费,那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更是存在巨大的风险,所以,市场转型升级是个缓慢的过程,而快速从市场抢游客,把周边的小景区扼杀在摇篮里,却是相对容易很多。他们会采取更多的市场行为,比如各种资源整合,各类活动促销,灵活的渠道合作等等方式来抢夺市场,小景区的短、平、快将在市场中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在这里要告诫那些没有特色和生存能力较弱的小景区,更应该盯着周边大景区的一举一动,防止被挤压的没有生存之地。特别是那些在市场竞争中,早已把门票打折让利的不剩下什么的景区,此时不单单要重视门票经济,同时也要重视景区二次消费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要紧紧盯着景区的发展,更要注重景区的其他产品走出去,社会其他各界资源走进来的策略,争取调动更多的资源,特别是政府资源,以及社会各类文化性、生产性的企业,利用景区流量换市场的方式,从而促进景区收入的多元化。如果有合适的集团收购,该卖了就卖了吧!
总而言之:2020年,将会是大多数景区的分水岭,也许很多景区将从此消失在游客的视野之外。旅游景区不要对行业前景抱幻想,应该按照旅游景区新形势和行业发展规律,来重新布局和进行市场运作,在市场套路上多做减法,在经营创新上多做加法,先熬过去再说!

欢迎致电

文旅帮旗下雪萌飘雪节合作

元旦、春节、元宵节,欢迎合作雪萌飘雪节,真雪飞舞、欢乐戏雪

实战专家咨询:4006-654-123

商务合作电话:18613807891

请您读完点一下,小编感激不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