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剖析一家濒临倒闭的动物园,希望能为我们文旅项目做一些借鉴......

作者 | 阿蓝

编辑整理 | 文旅帮Sara

旭山动物园位于日本北海道旭川市郊外,是日本的北端的动物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曾经面临着经营的危机,时时刻刻都在倒闭的边缘徘徊。他们做了什么?居然逆袭,还在2005年开始跃升为全日本参观人数最多的动物园,成为日本人气第一的动物园?本文为您深度解剖,希望我们文旅项目也可以学习借鉴!

旭山动物园于1967年开园,曾经有过繁荣。

后来,随着闲暇生活的多元化,日本娱乐项目越来越多,国民的选择也逐渐多元化

自1980年起,旭山动物园的入园人数突然开始呈现急转直下的趋势。旭山动物园的游客量不断下降,一天最多只有百来人。每天只能收入一丁点的门票,所收入的门票几乎无力承担动物的饲养费,更别说运营所需要的费用了。

某日,动物园市场部的负责人告诉当时担任饲养部股长的小菅说:“照此下去动物园不得不关门大吉。”

当时的旭山动物园所面对的境况就是时时刻刻都在倒闭的边缘徘徊。

当地政府决定要拆除动物园,这可急坏了当时的园长

蜕变的关键

找到不变的立场和全新的素材

对文旅项目而言,不变的立场就是吸引游客

游客会被什么吸引呢?

过去动物园管理者认为:动物种类的多样性是动物园吸引游客的关键

所以旭山动物园引入的动物种类高达160种

此外,工作人员尽可能的展示每种动物的形态,供游客欣赏。

可是这并没有挽救每况日下的营业额。问题出在哪里?

后来成为园长的小菅正夫决定“反主为客”,为了调查游客“不再需要动物园”的原因,开始“站在游客的立场上”重新审视动物园。

于是,他发现了一个事实。

他发现,动物们都懒洋洋的待在笼子里,基本都在睡觉,和游客没有一点互动,游览过程很是无聊。

“动物都不动,光是睡觉,真没意思。”游客的不满,让饲养人员们感到很窝囊。

“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老是拿屁股对着我们,我都看到它的脸。”当时小朋友对这家动物园的经营状态抱怨道

仔细想想这也不难理解

当动物们面对工作人员时,或是期待美味的食物,或是忐忑不安地等待注射,总是条件反射地保有紧张感。在动物们眼中,游客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于是它们只愿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工作人员身上。这样一来,游客必定会觉得无趣。

换言之,对动物们而言,不论是平常给它们送来食物、照料它们生活的饲养员,还是像我这样为它们注射药物、带来“痛苦”的兽医,全都是从动物园内部出现的。

工作人员每天如同坐在特等席的绝佳位置上观赏着动物们形态各异的表现。此后,小菅让工作人员改为从游客的位置接近、照料动物。动物们很快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开始集中注意力面对游客,观察饲养员和兽医何时会从人群中走来。

小菅毕业于兽医专业,在进入动物园后,他对这份能饲养和研究动物的工作感到无比的充实与自豪,因此也认为动物园的存在是“对顾客有益”的。

不过,这充其量是站在自身角度看到的景象罢了。

小菅注意到这一点后,与同事们绞尽脑汁,悉心研究怎样才能把动物们生龙活虎的姿态展示给游客们,最终创造了“行动展示法”与“生态展示”法

改革之路

反复的推陈出新

进行行动展示与生态展示

所谓行动展示:

就是通过设置各种独特的动物游具,供动物们自由玩耍嬉戏,向游客们展示其健康活力。比如猴子舍中有许多木杆横竖交叉,再缀上吊绳和网,猴子们在其中穿梭悠荡,敏捷的身手,调皮的姿态让游客时而拍手赞叹,时而忍俊不禁。

他将动物们的食物藏起来,动物们需要自己找才能找到食物

这向游客展示了活着的、生动的野生动物。

园方也通过一些食物诱饵,引诱动物做表演爬树之类的有趣动作。

行动展示法的目的正是让动物自如地展现与生俱来的天性

如今,旭山动物园最受欢迎的就是“企鹅散步”活动

憨态可掬的企鹅们沿着500米散步道和游客们一起散步!

但是,即使想出了一些让动物乐在其中的招数,反复运用几次后,也会被动物厌倦。

因此,必须反复的推陈出新,才能保证动物持续的好奇心,才能使游客总是看到充满活力的动物。

“行动展示法”的形成背景中,还有另一个根本性的思维转变

转变的契机来自于某位游客不经意间的感慨:“这些动物们失去了自由真是可怜啊!”

听到这句话的小菅不禁觉得奇怪,怎么会可怜呢?动物们饿了有饲料吃,生病了马上有兽医治疗,可以活得更惬意更健康,这样难道不是很幸福吗?

但是,过后却有一个疑问浮现在了他的心中:“动物们真正享受到了生存的乐趣吗?”


动物的生存目的归根结底是繁衍后代,它们为了这一目标拼命觅食以维系生命。在自然界的野生生活中,动物每一天都为此而努力,并在达成目标时感知到生命的喜悦。但一旦到了动物园,它们的食物全权交由饲养员供应。一天24小时中,进食只占了短暂的30分钟,余下的23小时30分则不得不无所事事地度过。

这就是旭山动物园第二个反复推陈出新的地方

生态展示理念

通过营造一种接近野生生态的独特生存环境,向人们展示动物们更舒适,自然的生活状态。比如猩猩馆中建造了高17米的“空中运动场”,再现了野生猩猩在丛林中游走的生活状态。

猩猩园中,工作人员在相距十几米的两根柱子间架起木桥,并以一根柱子下的饲料为饵,吸引另一个柱子旁的猩猩登桥上演“空中漫步”。

生态展示还包含许多独特的创意,尝试让不同种类的动物共同居住就是其中之一。

海豹馆内则利用整面透明的树脂板打造出了纵深的海底空间,让海豹能清晰地看见游客的身影,引发他们穿梭于水间追逐鱼类的习性。海豹与海鸥共生在人工设计的小渔港上,你既可以欣赏到它们悠闲自得地享受阳光的画面,也可以一睹白鸥振翅,鱼翔浅底的动感景观。

在“狼的森林”展示馆里,同样也可以通过透明玻璃罩近距离观察狼的日常起居。

在综合动物舍,你更能观赏到大象与塘鹅和睦相处的温馨场面。

北极熊在冬天里是一大主角,可活跃啦!透过透明玻璃罩可以近距离观察从你身边走过的北极熊!

如果正好向你走过来那真是太刺激了

生态展示,让动物们更舒适地生活,过去孩子们目睹蜷缩在角落里的动物发出的那一声声“好可怜”在旭山动物园里再也听不到了。

而欣赏到和谐的自然美的游客们,也能自觉地培养起自然保护的意识。

能够走出困境,不管是“行动展示法”、还是“生态展示”,靠的就是园长和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全新的素材:反复的推陈出新

原先小菅站在动物饲养员的立场出发,自以为动物园现在的状态“对动物有益”“有助于游客观赏”。然而,当他“站在游客和动物的立场”决定启用行动展示法后,入园参观的游客人数触底反弹,成功让动物园摆脱了倒闭的命运。旭山动物园这出堪称奇迹的复活剧目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为了拯救动物园,绝大部分的饲养员都不善于面对众人讲话,后来大家毫无怨言地承担起这项工作,“要把我们自己所看到的动物的聪明活泼姿态展现于更多的人们面前。“不论晴天雨天,坚持不懈。

同时,员工们还一起对如何建设一个理想的动物园进行探讨,包括具体设施的设置等,并常常谈论到深夜。他们把自己的设想画成了十四张草图,园长带着这些设想草图拜访了市长,游说的结果,使旭山动物园终于在时隔16年后再次争取到了预算经费。

从此,旭山动物园逐步开始振兴、发展,并再度繁荣。

2004年七、八月间,旭山动物园的游客人数超过位于首都东京的上野动物园。

2004的旭山动物园入园参观者总数高达1449474人,七,八月间进场人数更超过了东京都上野动物园。

而2005年4月29日开园以来,截至9月中旬,入园者数就已达1317815人,跃升为全日本参观人数最多的动物园。

2005年度的游客突破200万人,2006年度已呈现出有望再度打破纪录的趋势。

旭川市2006年1月26日公布的旭山动物园经济波及效果调查的中期结果显示,1996年至2004年九年间,旭山动物园的经济波及效果达到约199亿6千万日元,是同时期用于新的场馆建设的投资额的6.8倍!

如今,旭山动物园已成为高度人气的动物园了,但是,小菅正夫园长认为“这并非最终目标”。

旭山地区有很多野生动物都濒临灭绝的危机,旭山动物园的员工们利用「吃食时间」向聚集的游客解说这一现状,以使游客们明白,北极熊、猩猩等珍贵动物很可能会因地球暖化、森林乱伐等环境破环和环境污染而从地球上消失。

“我们期望每一位游客从旭山动物园带回去的,是对野生动物的感情。通过亲身接触野生动物,了解动物世界的美好,感悟生灵的珍贵,从而唤起更多的人们对其所居住的地区环境以至地球环境的关心和重视,这样,野生动物以及地球环境就能真正得到保护。只有这样,旭山动物园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而旭山动物园的真正成功,也就在这一点上。”小菅正夫园长意味深长地说道。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