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也不斷增加。而壓力一大,壞情緒就跟着來了,甚至一點雞毛蒜皮的事,也可能觸發暴脾氣。但若長期如此,肥胖、疾病也可能接踵而至……

都說生活是自己的,每一天都應該開心度過,可怎樣才能更容易的讓自己開心呢?方法其實很簡單,適當補充一些“快樂信使”也能改善心情。

1

“快樂信使”一號:內啡肽

內啡肽是什麼?

內啡肽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和脊椎動物的丘腦下部分泌氨基化合物。它具有類似嗎啡的作用,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相當於“天然鎮痛劑”

除此之外,內腓肽也被稱爲“快感荷爾蒙”或者“年輕荷爾蒙”,因爲它能夠讓我們感到歡愉和滿足,幫助我們抵抗哀傷、振奮精神、提高工作效率,甚至促使我們更加積極向上,保持年輕快樂的狀態。

很多人覺得喫辣很快樂,這其中就少不了內啡肽的功勞。因爲辣是一種痛覺,人體受到辣的刺激後,就會分泌內啡肽,從而在減輕痛覺的同時,給人帶來愉悅感。

怎樣獲得內啡肽?

內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現在一般認爲,中等偏上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運動30分鐘以上才能刺激內啡肽的分泌。

這也是很多人在較長時間的運動後會感覺心情舒暢的原因之一。經常鍛鍊的人,某些天突然中止運動,內啡肽的分泌就會減少,人就可能會變得無精打采。

所以平時不妨適當地打打球、爬爬山、打打太極或者游泳、騎車等,增加內啡肽的分泌,讓自己開心一點。

2

“快樂信使”二號:血清素

簡單認識血清素

血清素,又叫5-羥色胺,它是一種吲哚衍生物,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組織中。血清素是神經細胞用來傳遞信息的一種神經遞質,它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

血清素能讓人產生愉悅的情緒,但壓力過大、缺乏睡眠、缺乏鍛鍊、營養不良等原因都可能造成血清素減少,使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焦慮、慢性疼痛等問題。

如果血清素水平進一步下降,還可能引起抑鬱,而抗抑鬱藥,如鹽酸氟西汀就是通過提高腦內血清素水平而起作用的。

一般來說,女性大腦合成血清素的速度是男性的一半,所以女性患抑鬱症的概率相對更高。

隨着年齡的增長,血清素的受體數目會有所下降。一項研究顯示,與30歲的人相比,60歲的人大腦中血清素特異受體的數目減少了60%。因此,年紀大的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如何提高血清素水平?

有研究發現,明亮的光線、鍛鍊、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等有助於提高血清素的含量。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鍛鍊,在陽光不那麼強烈的時候曬曬太陽,或者適當食用豆類、雞肉、堅果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除此之外,血清素的合成需要用到色氨酸Ω -3脂肪酸等營養物質,適當增加色氨酸和Ω -3脂肪酸的攝入,也有助於提高血清素的水平。

01色氨酸

色氨酸是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它存在與很多食物中,如花豆、小米、全麥麪包等。其中,全麥麪包不僅富含色氨酸,它的某些成分還能促進色氨酸更好地利用。

在水果中,香蕉的色氨酸含量相對較高,平時不妨適當多喫點香蕉。

02  Ω -3脂肪酸

Ω -3脂肪酸對精神情緒調節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發現,Ω -3脂肪酸水平較低的人更容易衝動

常見的富含Ω -3脂肪酸的食物有魚肉、魚油、亞麻籽油、乾果等,日常生活中不妨適當多喫點。

3

“快樂信使”三號:多巴胺

走近多巴胺

多巴胺也是一種腦內分泌的神經遞質,它能夠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當我們經歷新鮮、刺激或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時,大腦中就會分泌多巴胺,使人體產生快感。

從理論上來講,多巴胺水平越高,就越興奮。但我們的身體不會一直接受這種刺激,多巴胺強烈分泌時,大腦會產生疲倦感

另外,如果人體缺少多巴胺的受體,興奮就會被抑制。如:身材較胖的人體內一般都缺少多巴胺受體,等量的食物刺激,帶給他們的快感會少於普通人。

多巴胺是一把“雙刃劍”,因爲它既能使人快樂,也會令人上癮。很多菸民覺得“抽菸賽神仙”,就是由於香菸中的尼古丁能刺激神經元分泌多巴胺,從而產生快感。“酒鬼”和“癮君子”所感受到的興奮,也是同樣的道理。

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合理地提高多巴胺水平,讓我們更開心呢?

正確提高多巴胺水平

多巴胺往往只在接觸新鮮事物的時候產生,如果短時間內重複刺激,則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甚至覺得厭倦。

所以,生活中可以適當做出改變,嘗試一些沒有做過的事情,如:看幾個沒看過的笑話,喫一些沒喫過的美食等。有數據表明,一般的笑話能讓多巴胺分泌30%;美食能讓其分泌70%

此外,購物也與多巴胺的分泌有一定的關係,平時不妨逛逛街,買件新衣服,讓自己開心起來吧~

【免責:本平臺部分文章改編自網絡及其他公衆平臺,重在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