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名經銷商,“選擇品牌代理”是進入照明燈飾行業的第一步。目前,市場上的照明品牌及產品良莠不齊,這也練就了經銷商們的“火眼金睛”。

  其中,一些經銷商曆經換品牌風波。那麼,爲什麼他們會選擇更換品牌?什麼樣的品牌纔是經銷商的“心頭好”?本期,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廠家投入難爲繼

  轉型失敗商家愁

  我目前主要代理正泰照明、國星光電和一些戶外照明品牌。對比之前,如今正在代理的品牌銷售相對會穩定一些。在我看來,市場上每個品牌都有着不同的發展階段,一些企業嘗試轉型做渠道,但並沒有認真地堅持。

  所以,我認爲商家的選擇很重要,無論是做批發、零售,還是工程渠道,企業要對自身品牌產品進行長久的投入,商家也要沉得住氣,廠商相互配合要默契。

  在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的今天,能幫助經銷商成長甚至佔有市場的企業並不多。不過,與小品牌比起來,大品牌在這一方面可能會給予經銷商更多工作方向的支持,而小企業的精力則有限。

  如今,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少,但商家數量並沒怎麼減少,單一的經營模式已經適應不了市場的發展需求,商家急需轉變經營模式,多維發展已迫在眉睫。最後,對於新進行業正在物色品牌的經銷商,我想說得先找準自己的定位,你在選擇市場,市場同時也在淘汰一批商家。

  做好定位選品牌

  市場經營靠自己

  我現在主要是代理佛山照明汾江品牌和羅格朗開關等。在如何選擇代理品牌上,我認爲要根據自身的定位和需求來選,例如我是做批發的,那我就要求品牌產品得有性價比,而做零售這一塊則更加看重產品的穩定性和售後服務等。

  關於如何搶市場、搶銷量,其實我認爲,最重要的還是靠我們自己。企業的助力和支持非常有限,畢竟企業只是負責做好產品,市場則是商家在經營,能做好產品售後和保障的已經是很負責任的企業。

  當然,企業有好的銷售技巧和方法傳授給我們經銷商,抑或是提供人力支持和各類的活動安排配合,我們也是非常歡迎的。

  此外,雖然目前整個市場的大環境不是很好,但並不缺想嘗試進入照明行業的人,對此我覺得行業容量有限,不建議商家做太多代理和庫存,資源整合其實更有出路!

  市場保護成空文

  老闆人品最看重

  在如此魚龍混雜的照明(燈飾)市場,真正經營品牌的不多,有實力去打造品牌的更是鳳毛鱗角。作爲經銷商,要想在自己的區域領先於人,無疑要選擇代理知名品牌或某一領域專業性品牌。

  但這又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有一些廠家老闆在有授權有代理的情況下,爲了儘可能多出貨、多賺錢而悄悄向代理商區域發貨,市場保護不過是一紙空文,明暗一套,背信棄義,以爲代理商不知道。

  所以,經銷商代理品牌,最重要的不是產品,而是廠家老闆的人品。

  中小品牌難存活

  客戶粘性也較差

  從眼下這個形勢來看,就像家電一樣,原來每個地區都有家電,現在就只剩下幾個品牌壟斷市場。所以,我建議經銷商儘量代理大品牌,因爲小品牌的存活率非常低,和客戶的粘性也比較差。

  現在的市場競爭這麼激烈,有可能三兩年就會淘汰掉一批小品牌,而大品牌能夠形成一定的固定羣體,抗風險能力也比小品牌強。

  我以前代理的品牌都比較小,質量也比較差,適合五金渠道低端客戶,沒有穩定的客戶羣體。我目前代理的品牌有雷士、歐普、木林森等。

  對比之下,歐普的產品還是比較有優勢的,產品的包裝、定價、品牌知名度、售後服務等各方面都非常不錯,同時它的產品也比較接地氣、質量也很好,市場框架和銷售網絡都很健全;再一個就是雷士,其產品性價比特高、穩定性也特強。這兩者都有着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

  我認爲,品牌廠家主要是“出政策”,市場還是要靠經銷商自己去做。爲什麼有些經銷商一個人就可以托起一個品牌呢?他們靠的是什麼呢?靠的就是自己。商家唯有把市場做好了,才能在廠商博弈中更有話語權。

  品牌市場未同步

  客戶需求難迎合

  我一直都專注於做中式燈,目前主要代理的品牌是批發類的“紅雅工坊”中式燈和零售類的“祥木居”中式燈,並且正在山東市場全力推廣。

  和我之前代理的品牌對比,新品牌“紅雅工坊”無論是產品做工還是價格定位都比較好,是一個性價比較高的中式燈新品牌!

  有時,換代理品牌對經銷商來說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通常情況下讓我放棄一個品牌的原因有三個:廠家與市場不同步、產品品質無保障以及產品性價比偏弱,如此品牌則很難被市場和客戶認可。

  目前來說,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最大的問題還是“廠家與市場不同步”,我們作爲中間商,有時候是很無助的。而且我們這個行業門檻非常低,缺少相對應的品牌管理。

  一個品牌的發展需要廠商共同努力,也需要時間的沉澱與檢驗。另外,我覺得,一個品牌能不能發展起來,其老闆的思路與能力尤爲重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