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爲星標

來!乾了這碗濃湯!

來源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服務號

在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便祕嗎?

前兩天聽到神經內科的醫生在聊天

    帥老師

上週《科學轉化醫學》上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Van Andel研究所的新成果:切除了闌尾的人羣患帕金森病的風險比沒有切除闌尾的降低了19.3%。

酷老師

之前不還有“便祕”假說嘛,科學家發現大多數帕金森患者都有便祕症狀……

便祕的我一下子整個人都不好了

闌尾跟帕金森病到底有啥關係?

感覺就像八竿子打不着的兩個人

就算是遠房親戚

應該也屬於那種

表叔的女兒的外甥的姨婆的表舅的兒子

我選擇棄權……但是!就算闌尾跟帕金森病有關係,怎麼就扯上便祕了呢?

於是,我請教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神經內科林志堅主任醫師、陳旭輝主治醫師。才知道,原來科學界關於帕金森病的大膽猜想,可謂是一路過關斬將,層層深入!步步驚心!

青銅段位猜想

帕金森病與便祕有關?

帕金森病的病因很複雜,最主要的原因是神經系統的老化,另外還有遺傳和環境等因素,但具體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很多人可能要說了:闌尾這條“小尾巴”跟帕金森病有什麼關係?

這要從這個發現追溯起:早在很多年前,研究帕金森病的科學家們就發現,很多帕金森患者在發病的前幾年甚至二三十年,都有便祕症狀。於是他們就做了非常大膽的假設,其中就包括一個名叫Heiko Braak的科學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腸道來源學說。

黃金段位猜想

帕金森病根源在胃腸道?

如果便祕確實是症狀之一,那肯定是胃腸道出了健康問題。於是科學家們又開始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的胃腸道了,果真被他們在這類患者的胃腸道黏膜和闌尾裏發現了α-突觸核蛋白。α-突觸核蛋白是什麼玩意兒?說得簡單粗暴點,就是帕金森病患者神經細胞的一種異常成分。於是,α-突觸核蛋白和科學家們的戰役又打響了!

科學家:把闌尾切了!α-突觸核蛋白減少了,帕金森患病率自然就低了。

α-突觸核蛋白:嘿嘿嘿,小樣兒~我又不是隻在闌尾裏,別忘了我還可以在胃腸道黏膜裏繁殖!

話說回來,這種腦部疾病的“犯罪團伙”之一,如果肯在胃裏好好待着,別跑到大腦裏惹是生非,也沒啥事。但它們可不是省油的燈,繁殖多了以後,看着自己的家族慢慢兵強馬壯起來,就心生歹意了,膽一肥腦子一熱就召集同夥:兄弟們,衝啊!衝到腦子裏面去,把他控制住!

怎麼衝?得有路。好死不死確實有一條叫做迷走神經的 “腸腦通路”。於是大夥兵馬召集齊了,說走就走,一舉攻下“堡壘”,行動緩慢、手抖等帕金森病症狀就這樣找上門了。這是赤裸裸在向科學家們下戰書啊!士可忍孰不可忍!科學家們又出招了:切斷迷走神經!

所以目前就有了這兩種關於降低帕金森發病率的說法:要麼切源頭(切闌尾),要麼阻斷運輸通路(切除迷走神經)。

王者段位療法

“喫…喫翔”………………

然而~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水龍頭壞了不斷往外冒水,你不修水龍頭,一直堵水也不是辦法呀!

基於這種腸道來源的假設,聰明的科學家們再次發揮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提出了一種非常噁心重口味的治療猜想:糞菌移植!就是通過把健康志願者糞便中的菌落通過內鏡噴灑或讓患者口服進入體內,讓後者的腸道微生物羣落恢復平衡。

嘿嘿嘿,兄dei~2013年,美國SFDA已經把“糞菌移植”技術納入觀察性新藥監管,還把它寫進臨牀診療指南用於治療“僞膜性腸炎”。也就是說……糞菌移植從“民間偏方”演變成了“正規療法”。

糞菌移植可不僅僅只是一種猜想,科學家們已發現它對糖尿病、肥胖、便祕、克羅恩病、腸易激綜合徵、慢性疲勞綜合徵、抑鬱症、自閉症等慢性疾病均有療效,目前確實也存在這樣的療法。

別人的糞便可能是你的救命稻草啊!雖然這種方法還沒有實際應用在治療帕金森病上面,但神經學科發展如此迅速,可能若干年後,脫單告白宣言再也不是:“我有車有房還能對你好”,而是“我願意把健康的便便都‘移植’給你,可以嫁給我嗎”?

好了,如果你前面都看得很懵?沒關係我們總結一下:

1.便祕可能是帕金森病最早期的症狀(但是隨便喫瀉藥也不可取哦!)

2.帕金森病的“犯罪源”在胃腸道

3.“喫翔”能治帕金森病

目前,以上3點都只是大膽假設,如果你想要小心求證……

開玩笑,求證那是科學家的事

千萬不要以身試(shi)險

今日互動

你能接受糞菌移植嗎?

爲了提供更好的內容,歡迎大家動動手指完成以下的調研,只要五秒鐘哦!

/sectio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