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一篇文章《美还想玩“三人成虎”的把戏,没戏!》。“三人成虎”是怎么回事?

“三人成虎”是一个成语典故

“三人成虎”是一个成语典故,被用来形容“谎话一再重复也可能被认为是事实”。原文出自《战国策·魏策二》,也见于《韩非子》。故事主要说的是魏惠王用人多疑,误国误民。

原文是这样的:“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庞葱和魏国太子要到赵国做人质。庞葱对魏惠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信。”有两个人说,魏王就有些怀疑了。有三个人说魏王说魏王就相信了。市上没有老虎明明白白,可先后有三个人都说有老虎,就像是真的了。庞葱说:“现在邯郸离大梁比街市远得多,而议论臣下的人要远远超过三个人,希望大王能对此明察。”魏王说:“寡人自己知道怎样分辨。”于是庞葱辞别上路,而毁谤他的话早就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不做人质回魏国了,庞葱果然没能再被召见。

魏惠王用人多疑,没有留住人才

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阻隔,传闻难免失误。尤其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乱频仍,当时从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到赵国的邯郸,没有公路,直线距离也有500多里地。在魏惠王与公子缓争王位时,赵国曾经想要杀掉魏惠王,魏惠王也曾派庞涓攻打赵国。两国之间互不信任,信息更难得通。

主要还是由于魏王用人多疑。魏惠王在位期间曾经重用庞涓,让军事实力大增,然而庞涓陷害同学孙膑,而魏惠王不能明察,导致孙膑逃走入齐。等到公元前354年发生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41年发生的马陵之战,两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名将庞涓死后,魏国军事实力彻底衰落,以至于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逐渐丧失了霸主的地位。

国与国、人和人之间互信最重要

国与国、人和人之间互信最重要。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信”,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一国的政治,“信”比“足食(经济强盛)”,比“足兵(军事强大)”还要重要。《礼记·礼运》中也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说明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诚信,谋求和睦。战国时期最缺乏的就是“信”,所以各国之间连年战争,互不信任。

不要说魏惠王用人多疑误国,就连曾子的母亲对自己的儿子总该信而不疑吧,可有一个“曾母投杼”的故事,说有一个和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当有人告诉曾母,说她儿子曾参杀人了,一次不信,两次不信,到第三次一再说,她竟然也信以为真,扔下织布机的梭子而逃走了。这说明流言可畏,连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杀了人都产生怀疑了。

流言止于智者 谎话总会被揭穿

流言固然可畏,但荀子说过“流言止于智者”,有了互信的前提,谎话总会被揭穿。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新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以“合作共赢”为目标,而以“互信”作为前提。而“互信”的取得,需要真诚,需要积累,言必信,行必果。

现代信息发达,谎言本应容易被揭穿,但网上流言也更容易传播,往往铺天盖地,不容置辩。近来,美国一些政客齐声造谣,瞪着两眼说瞎话,说什么中国试图干预美国选举,并对中国的近代历史、经济发展、内外政策进行“全方位”扭曲和指责。其用意无非是希望“三人成虎”,转移选民视线、模糊国内焦点、借机对华施压。然而,谎言重复一万遍也还是谎言。美国对中国无中生有的诬蔑,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相信。美国对中国的诬蔑,到头来完全是枉费心机,难免自贻伊戚,招来自食恶果。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