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日本人侵犯高麗邊疆告急,神宗萬曆派出大軍遠征討伐,一舉打了個打勝仗。考古學家們因此推斷他當時有很嚴重的腿疾,可能是個瘸子,不方便上朝聽政,因此,考古學家們推斷:萬曆不是昏君疏懶朝政,也不是不想治理國家,而是身體的殘疾使他不方便上朝聽政罷了。

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深扒內幕他竟然身有殘疾

我們知道,明朝萬曆在位年間曾開創了“萬曆中興”,還取得了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萬曆三大徵”的輝煌勝利。那麼這是不是就意味着萬曆皇帝較爲英明,其實不然,很多史料都記載萬曆是一個昏庸而懶惰的皇上。他繼位之初還臨朝處理朝政,可是後來他竟然長達二十幾年不上朝,也算是破了君王不早朝的記錄了。史家認爲,正是因爲萬曆皇帝的怠政才導致了大明王朝的逐漸走向衰亡。

萬曆皇帝像

萬曆從他父親手裏接過來的是一個盛世王朝,人民的生活水平還算說得過去。萬曆皇帝少年登基,登基那年才只有十歲,可謂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少年天子,沖齡踐祚。一個只有十歲的孩子,恐怕連自己的喫喝拉撒都不能完全解決的人,讓他去管理一個國家,肯定是有難度的。還好他有他的母親李太后與張居正這樣的大臣,一起支撐着支一個泱泱大國。還別說,有李太后代理朝政,加上朝中一些明臣的輔佐,朝政處理得還算有模有樣。他成年親政後,開始也是敬業的,也有點治國明君的架勢。可是到了他執政的中期就逐漸的慵懶起來,不怎麼打理朝政,到後來乾脆就連朝都不上了,不問政事,甚至在皇宮裏都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朝中要批的奏摺有太監們畫圈圈,他這個皇上,儼然成了甩手掌櫃,可卻也神氣,就這麼一個懶蛋皇帝,卻能讓天下太平無事,百姓不受到一點影響,就連著名的三大戰役也打得非常漂亮,幾乎都是完勝的結局。啥也不幹還能治國有方真是神了。

經歷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重臣高拱

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這三次勝仗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出名的。第一次日本人侵犯高麗邊疆告急,神宗萬曆派出大軍遠征討伐,一舉打了個打勝仗。日本鬼子雖然遭受重創,但卻並不死心,仍然覬覦着尋找機會再犯,過了四五年的光景,小日本這條毒蛇竟然想吞掉高麗。這一次萬曆君臣們下了狠手,大舉增兵高麗,與倭寇打起了持久戰。小日本哪裏經得起消耗戰,日方軍心渙散在無征戰之心戰敗而歸,大明王朝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兩次與日本的兩次交鋒之後,接着就是解決內部發生的叛亂。楊應龍等將領可能是看到神宗慵懶得連朝都不上了,無心江山,便有了謀反之心。楊應龍當時官居明都指揮使,此人爲人桀驁不馴,囂張跋扈。帶兵攻打邊陲屠殺百姓割據一方。公然與朝廷叫板。萬曆皇上一聲令下,派出大軍剿殺叛匪,很快就平息了叛亂。

被挖掘的萬曆皇帝遺體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事件都是發生在萬曆皇帝不臨朝的時期,看來個皇上雖不臨朝,但再說大事件的決斷上還是不糊塗的。

萬曆皇帝巡遊圖

1966年,文物部門在發掘定陵時,從萬曆的遺體上驚奇的發現,萬曆兩隻腳明顯的長短並不一致。考古學家們因此推斷他當時有很嚴重的腿疾,可能是個瘸子,不方便上朝聽政,因此,考古學家們推斷:萬曆不是昏君疏懶朝政,也不是不想治理國家,而是身體的殘疾使他不方便上朝聽政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