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元霸這個人物在演義被塑造了多樣的性格,首先,他知忠孝,就算被父親囚禁在後院也是獨自一人玩錘,不願違背父親的命令,懂得恩義,因秦瓊的救命之恩不願殺死插黃旗的各路義士,他還非常好爽只因爲裴元慶能接他三錘便放過他稱天下沒人能接他半錘,你能接我三錘是個好漢。在《說唐》中李元霸的師父曾告誡李元霸,若他在日後戰場上遇到使鎏金鏜的,千萬不能傷害他的性命,否則日後必然不得善終,可惜李元霸殺心一起再也無法守住,先一錘震死伍天錫,又生生撕碎宇文成都,胯下馬,掌中錘,殺人如殺雞。

西府趙王李元霸,匹馬雙錘,四明山上獨戰百萬軍

十六年前有一部名叫《隋唐英雄傳》的描述隋末唐初的電視劇火遍了大江南北,其中吸引人的便是裏面的隋唐好漢排名了。關於隋末十八條好漢的排名,雖然各個演義小說中都有所不同,但對於居於首位好漢的卻是毋容置疑,他就是天下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

李元霸在隋唐演義中他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四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師從紫陽真人。因在楊廣面前力舉金獅上殿,金鑾殿比試中打敗了天寶將軍宇文成都而被封爲趙王。長的一張尖嘴兩邊腮縮進去,頭髮上中間一頭黃毛,瘦骨嶙嶙,好似體弱多病一般但天生神力,力大無窮。兩隻手臂有四象不過之勇,能力舉金獅上殿,一頓飯喫30斤米,十斤肉。爲將時頭戴一頂束髮烏金冠,兩根短翅雉毛,身穿一副鐵水穿成寶甲,舉重若輕,使得一雙各種四百斤重的鐵錘,坐下一匹追風白點萬里龍駒馬,日行一萬,夜走八千。四明山護駕一戰,一人單挑十八路反王,三錘擊走裴元慶,匹馬雙錘,獨退百萬軍。紫金山再戰那十八路反王,逼的瓦崗寨李密獻上玉璽,十八路反王遞上降表俯首稱臣。

當然像這樣厲害的人物其實是演義虛構出來的人物,他的人物原型是唐高祖李淵第三子衛懷王李玄霸,公元六百一十四年隋大業十年逝世年僅十六歲。爲何演義中改爲李元霸呢?傳言說是爲了避諱清康熙帝的名字遂演義中改爲李元霸。在隋唐的演義中如此厲害的人物可以算的上是天下無敵了,但這樣的人物是由如何死的呢?在各個版本的隋末英雄演義中都說李元霸是舉錘罵天而被雷劈死了。在《說唐》中李元霸的師父曾告誡李元霸,若他在日後戰場上遇到使鎏金鏜的,千萬不能傷害他的性命,否則日後必然不得善終,可惜李元霸殺心一起再也無法守住,先一錘震死伍天錫,又生生撕碎宇文成都,胯下馬,掌中錘,殺人如殺雞。不知犯下多少殺孽,終不得善終。

李元霸這個人物在演義被塑造了多樣的性格,首先,他知忠孝,就算被父親囚禁在後院也是獨自一人玩錘,不願違背父親的命令,懂得恩義,因秦瓊的救命之恩不願殺死插黃旗的各路義士,他還非常好爽只因爲裴元慶能接他三錘便放過他稱天下沒人能接他半錘,你能接我三錘是個好漢。還有正義的一面救過清官劉文靜,但同時他又勇猛,兇狠,霸道狂放不通人性有些癡傻,雖傲視羣雄,但殺人如麻,手撕活人,手段殘忍,打至十八家反王跪獻降表,連親舅舅竇建德(演繹杜撰)也不例外。小編認爲李元霸之所以有這樣的形象是時代賦予的,此人六根不全,確有力拔千鈞之力,骨瘦如柴,確有萬夫不當之勇,雖然他在歷史上根本不存在,但他的傳奇確掀起一段歷史的華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