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一直都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一個追求厚德載物精神的偉大民族,傳統文化在更是在數千年的傳承中生生不息,說到傳統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俗語文化,在各國文化摻雜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讓人回味無窮。不過隨着社會的發展,許多俗語已經被遺忘,人們對俗語的情感也漸行漸遠,大多數年輕人喜歡的是流行語,俗語只有老人會講一些。因此筆者也收集整理了幾則俗語,望喜歡!

破衣可禦寒,糠妻會持家

老話說得好,家有三寶,“醜妻,薄田,破棉襖”,寒冷的冬天,有件破棉襖就不至於受冷挨凍,而在家裏有個糠妻其實也是種幸福。雖說現在是看臉的時代,人人都想娶個面相俊俏的女孩做妻子,覺得娶個醜妻可能委屈,可能一時會後悔,但從長遠來看,醜妻的好處十分多,首先百分百可靠,並且她會在你累時給你按摩,餓時給你做飯,你困時不黏你。

三十不可做,四十不可錯

我國的壽宴禮儀講究繁多,從開始到結束都有許多框框,稍不注意的話,就會被人們認爲是不講究,比如說在老人過壽時,講究“壽不送煙”,孩子10歲過生稱呼“長尾巴”民間成人年齡逢十要祝壽,稱“做生”,晚輩賀壽稱“拜生”。

另有“三十不可做、四十不可錯”之說,說的是人到三十歲不宜慶壽,不可大擺宴席,平常的葷素菜搭配就好,因爲這個年紀是奮鬥的年紀,不宜鋪張浪費。而到了四十則要請親戚朋友來家裏擺上一桌,因四爲“事”,寓意是事事如意。當然有的地方也講究四十不可做壽,因四是是“死”的諧音。

那麼,你們當地有什麼樣的習俗講究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