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互動話題答案:秦代修長城時動用 30 至 50 萬軍隊

【今日互動話題】

1、懷黃公路何時修建?

知道答案的小夥伴,歡迎下方留言告訴我們喲~答案下期揭曉

駝嶺關長城支城界關

3 興隆城之謎

有關則有堡,離駝嶺關 3 裏,曾建有城堡,即今天的興隆城。一個六七十戶的小村卻以城爲名,這麼大氣的名稱,背後隱藏着哪些祕密呢?

《懷柔縣地名志》記載:“元末明初,該地爲渤海所至黃花城間的交通要道,爲守關人員往返食宿地。村西曾有城堡稱坡堡子,俗稱破堡子,後逐漸成村,村以堡名。”秦少軍、王仕海均爲興隆城村人。我們從駝嶺關返回後,一起察看了城堡舊址,在遺存的一段堡牆邊拍照合影。

秦少軍是村裏的會計,幹了十幾年。他說,城堡長 80 米,寬 50 米,西南開有一門,因依山而建,所以稱“坡堡子”。相傳堡內曾建有三合院的把總府,把總爲明代正七品武官,相當於連長。堡內還有驛站、廟宇、馬棚、法場等建築。

上世紀 70 年代,村裏修築截流壩清挖地基時,曾出土兩把生了綠鏽的明代火銃和兩把形似棒槌的銅質武器——槊。這些文物的出土,足以證明駝嶺關作爲古代軍事重地與長城防禦緊密相關。王仕海還告訴我,村裏的五道廟曾有一件青銅法器——磬,高約 2 米,輕輕敲擊,聲聞數里,堪稱村中一寶,但後來卻不知所終。

坡堡子的標誌是一棵千年古槐。這棵古槐高有 9 丈,胸徑 4 個大人都樓不過來,樹冠差不多罩住了半個村子,平伸出去的枝幹有 20 餘米,可達堡牆下面的道路。秦少軍告訴我,古槐的位置就在他家院內,前幾年翻修房屋,還在西廂房房基處挖出了老槐的樹根。

就是這株古槐,引出了破堡子更名興隆城的傳奇故事。

據說清代晚期,渤海所整修參將總府官廳,需用大量木材,督修官來到坡堡子,見到村中古槐喜不自禁,於是便下令砍伐。村人見官府要強行砍伐古槐樹,便自發前去阻止。督修官見狀,厲聲喝道:“此樹爲野生野長,不歸坡堡子所有。”圍阻的村人有長者站出來,不卑不亢,據理力辯:“此槐樹本是我村先人所栽,是村裏的風景樹,世代相傳,歸全村人所有,不能砍伐。”

一方要伐,一方力阻。雙方爭執不下,村人也不管人家是否官官相護,硬拉着督修官到昌平州府永安城告狀。大堂之上,各執其理,官司打了一整天,也沒有理出孰是孰非。主審官知州說:“古槐歸屬,要靠證據,你們誰拿出證據,古槐就歸誰。”坡堡子村人靈機一動,對知州說:“州官大人,我們村這棵大槐樹有不平常之處,上面有個喜鵲窩,外村人看不見,只有我們能看見。我們讓它什麼時候出現,它就什麼時候出現。這就是證據。”

知州詢問督修官,他本沒有什麼證據,心想,我們都仔細看了,哪有什麼喜鵲窩,這槐樹上一時半會兒也長不出來。沒有喜鵲窩,我照砍不誤。於是同意了對方說法。主審官見狀,驚堂木一拍:“要問誰家樹,鵲窩來做主。退堂。”

第二天知州與原被告共同來到現場,見高高的槐樹上真有個喜鵲窩。知州見原告有證據,於是便把大槐樹的所有權判給了坡堡子村。原來這喜鵲窩是村裏擅長爬樹的人聞訊後連夜從別的樹上移過來的,村民們用他們的聰明和智慧贏得了這場官司。

案件審理結束,昌平州知州來了精神:“坡堡子俗稱破堡子,村名不雅,這裏有山水、長城、城堡,改叫興隆城吧。”從此,坡堡子村名改叫興隆城,一直沿用至今。而那棵歷盡滄桑的古槐樹,雖然躲過了官府一劫,卻於 1972 年“文革”時被砍伐。當時三四個人整整鋸了 3 天,大樹才被放倒,光主幹就出了 3 架大柁 11 副壽材。

興隆城還有一處古蹟,即村東山口的摩崖巖畫。岩石上刻有 10 個人頭和 2 個類似人體骨架的畫面。雕刻的時間和內容誰都說不清楚。1987 年修建懷黃公路時,巖畫被毀,此處古蹟便成了興隆城的千古之謎。

—END—

排版:明美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