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雜誌評選出過去十年最重要的音樂時刻。

這十年中,音樂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鉅變。流媒體打敗傳統音樂巨頭成爲王者,音樂的營銷和傳播策略也相應地發生改變。音樂人與唱片公司之間的權力關係產生深刻的變化,挑戰行業規則的方法更迭出新。

傳統唱片公司努力適應新環境,流媒體巨頭也在自我修正中成長。

女性在行業中艱難抗爭不公,也有女性音樂人登上行業巔峯。

演出成爲最賺錢的方式(之一)。“老人”們的票房號召力不輸當代巨星,全民懷舊成風潮。重要的是,無論行業、音樂人、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將如何演變,音樂行業重新開始賺錢了。

在《滾石》列舉的50個重要時刻中,選取以下20個重要的時刻。

1、2010年1月,全美最大的兩個音樂演出公司Ticketmaster和Live Nation合併。對其它演出行業同仁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2、2010年11月,“披頭士”家族終於解除對流媒體的禁令,同意把作品放在iTunes上。流媒體勢不可擋。

3、2011年6月,U2的“360°世界巡迴演唱會”拿下當年全球巡演票房榜冠軍,進賬超過2.3億美元。他們是“老人”霸榜的絕佳代表。

4、2011年7月,Spotify登陸美國。至2019年底,它的全球用戶數量已達2.48億。下一個十年,這個數字會變成什麼?

5、2012年4月,Coachella音樂節Dr. Dre和Snoop Dogg的壓軸場,已故說唱傳奇Tupac Shakur奇蹟現身。這次“復活”的花費高達40萬美金,爲巡演中的全息成像技術樹立了標杆。

Beyoncé的同名專輯

6、2013年12月,Beyoncé給了世界一個驚喜。她毫無預告地扔出一張“視覺專輯”,包括14首新歌和17支視頻。在這之後,一連串藝術家步她的後塵,包括Solange的《A Seat at the Table》,Rihanna的《Anti》,Kendrick Lamar的《DAMN.》。大家終於意識到,數月的鉅額宣傳費未必比得上驚喜的奇效。

7、2014年1月,拿了四座格萊美的Macklemore隨後向“落敗的對手”Kendrick Lamar致意:我希望你贏。你應該贏。是我搶了你應得的獎(最佳說唱專輯),這種感覺太奇怪和糟糕了。這場博弈中,乘社交媒體快船的藝術家贏了工業巨頭。

8、2014年至今,Kesha起訴製作人Dr. Luke的性侵案曠日持久,在法庭內外發酵,Taylor Swift、Lady Gaga、Katy Perry等女藝人紛紛捲入其中。這宗案件成爲日後音樂行業中一切權利不平等情況下性侵案的背景。

9、2014年11月,Taylor Swift從Spotify下架所有作品,正式向流媒體宣戰。她的宣言是:“音樂是藝術,藝術很重要,且稀少。珍貴的東西需要付錢購買。”要到2017年,Swift纔會迴歸Spotify。她給流媒體巨頭敲了一記警鐘。但也只是到她這個級別,才享有宣戰的權力。

《嘻哈帝國》

10、2015年2月,一部關於說唱帝國的電視劇《嘻哈帝國》(Empire)成爲年度爆款。錢、權、家族帝國的傳統肥皂劇配方中加入hip-hop的香辛料,這樣的嘗試還是首次。

11、2015年11月,“死亡金屬之鷹”(Eagles of Death Metal)的巴黎巴塔克林演唱會遭遇恐襲,近100位觀衆死亡。兩年後,Ariana Grande的曼徹斯特演唱會發生爆炸襲擊,22人死亡。從此,寬鬆的西方演唱會也有了嚴格的安檢制度。在此之前,安檢的主要目標是控制人流。

12、2015年冬天,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原聲碟在公告牌榜奪冠。繼《冰雪奇緣》(Frozen)的《Let It Go》之後,它再次證明影視/喜劇原聲廣泛流行的可能性。

音樂劇《漢密爾頓》原聲碟

13、2016年開始,老搖滾英雄的重組之旅風靡至今。風潮從Guns N’ Roses的拉斯維加斯秀開始,吸引年老富足的觀衆們重溫舊夢。在現場最賺錢的時代,這是老當益壯們的雙贏之舉。

14、2016年2月,Kanye West在新專輯《The Life of Pablo》發佈後數小時宣佈:“專輯還未完成,新歌《Wolves》有待加入。”一個月後,歌迷等來這首遲到的歌。坎爺此舉打破唱片的固定時間線,亦顛覆“唱片”這個工業時代產物的定義。

15、2016年8月,Frank Ocean在Apple Music上獨家發佈概念“視覺專輯”《Endless》,履行了他與環球音樂集團的合約。次日,在解除與環球旗下廠牌Def Jam的合約後,他又發了一張專輯,就是後來口碑沖天的《Blonde》。業界普遍認爲,這纔是一張“真正”的專輯。曾與環球音樂簽署協議,承諾不會將旗下藝人專輯交由唯一平臺獨家發行的環球音樂董事長Lucian Grainge爲此非常焦慮。Frank Ocean令他的努力付諸流水。

16、2016年10月,滾石樂隊、尼爾·揚、保羅·麥卡特尼、羅傑·沃特斯、鮑勃·迪倫、誰人樂隊等老傢伙們登上Coachella的舞臺。三日票房收入達1.6億美元,沙漠之旅證明了老人的號召力猶勝新人。

17、2017年1月,Luis Fonsi和Daddy Yankee的非英語歌曲《Despacito》成爲第一支Youtube點擊量超過50億的視頻,爲全球流媒體之冠。它最大的功勞是:證明了流行音樂終究是音樂,語言壁壘並非牢不可破。但2018年的上海混凝草音樂節上,Daddy Yankee作爲壓軸遭冷遇。無論有無壁壘,只紅一首歌是不夠的。

Kendrick Lamar《DAMN.》

18、2018年4月,Kendrick Lamar憑專輯《DAMN.》獲普利策獎。他是第一個非古典、爵士類的獲獎音樂家。

19、2018年4月,Beyoncé讓這一年的Coachella以她爲名。一百多位由不同種族、膚色的夥伴及家人組成的龐大團體與她同臺,顛覆了以搖滾爲主的Coachella傳統。

20、2018年6月,Spotify以“不會容忍仇恨內容”軟性下架R. Kelly及XXXTentacion等“問題藝人”。幾個月後,在遭到Kendrick Lamar等藝人的強烈抗議後,Spotify不得不放棄扮演“道德審判者”的角色,撤銷該政策並公開道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