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被抹去的男孩》卻和衆多LG BT電影不盡相同,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注性向的電影,不如說這部電影聚焦的是成長中的孤獨與困惑,當少數人的獨特感受與多數人天經地義的理所當然相沖突時,一條在搖擺中成長、從服從中覺醒的道路,更像是原初狀態的心路歷程、像是審視價值觀的反思擔當。從某種意義上是喲,《被抹去的男孩》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壞人,此前一直面目可憎的訓練營負責人在男孩堅持要離去之時沒有使用暴力手段扣留他,男孩的父親與他也只是觀念不同、身爲一名保守的牧師他無法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

《被抹去的男孩》喜提妮可·基德曼和羅素·克勞的神仙陣容,大叔身材走樣像充氣依舊不影響他的演技發揮,妮可更是在非常有限的戲份裏提供裏影帝級的表演,無論是驅車從矯正營接回孩子時的憤怒、還是對着兒子剖白式的心酸與體諒、都堪稱催淚神器。

而男主角盧卡斯·赫奇斯小小年紀就被誇獎爲“有奧斯卡級別的選片眼光”,從《海邊的曼徹斯特》到《三塊廣告牌》,從《伯德小姐》到《被抹去的男孩》每一部都很有品相保障。

不過,《被抹去的男孩》卻和衆多LG BT電影不盡相同,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注性向的電影,不如說這部電影聚焦的是成長中的孤獨與困惑,當少數人的獨特感受與多數人天經地義的理所當然相沖突時,一條在搖擺中成長、從服從中覺醒的道路,更像是原初狀態的心路歷程、像是審視價值觀的反思擔當。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一期一會的兩個男孩子在確認對方心意之前、也早早已經明白自己的妄念,他們的故事是關於“相見既別離”的悲劇;《愛你,西蒙》中明白自己喜歡男孩子,他的困惑是在尋找對方究竟是誰。從本質上說這些都是愛情電影,核心在於感情的患得患失與憂傷甜美,而《被抹去的男孩》不同,這更像一部關於意識形態、關於成長的電影。

電影中最打動人的點在於“不確定性”的脆弱,在於以孩子的懵懂對抗全世界的孤獨。

《被抹去的男孩》中,男孩Jared險些被同宿舍的小哥哥侵犯、這位小哥哥甚至惡人先告狀打匿名電話向男孩母親誣告、反咬一口。男孩被保守的父親送進矯正中心,被矯正中心的人告知這是“罪”、被告知你要羞恥你要認罪你要改正。

電影裏盧卡斯飾演的男孩愛誰並不重要、不直觀,昔日和他有執手的更像一個回家象徵而並非實指,重要的是捍衛自己“我無錯我無罪我沒病”這種認知的艱難。訓練營中有小夥伴明明內心不認同、卻因爲怕麻煩而假裝懺悔,有可憐的小夥伴甚至因爲被徹底踐踏自尊、被親人以愛之名鞭撻而最終自殺。也正是這樣可怕的悲劇,最終徹底觸動了男孩的反抗念頭。

此前他始終是一個矛盾的孩子,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正確,始終處在無盡的孤獨和懷疑中,深夜跑步時對着站牌壓抑大罵、卻因爲父母的決定而無能爲力。

比起對抗的勇氣,更重要的是獲取“我沒錯我沒病”的認知。男孩的生活中沒有人向他傳遞這樣的正向鼓勵,他是在一次一次升級的錯誤對待中,終於明白了什麼是對。

從某種意義上是喲,《被抹去的男孩》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壞人,此前一直面目可憎的訓練營負責人在男孩堅持要離去之時沒有使用暴力手段扣留他,男孩的父親與他也只是觀念不同、身爲一名保守的牧師他無法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

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於愛情取向的問題,不如說這是一部關於意識突圍的內心札記。這可以是針對取向,可以是關於就業、關於工作、關於信仰或者任何一種人生選擇,當大多數人的聲音和你不一樣之時、那個“不一樣的小孩”在成長中遭遇的困惑、恐懼、孤單。

而每一次關於爭議的探討、關於敏感內心的重視,都未嘗不是一次進步。

【舒心醬原創文章,嚴禁抄襲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