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为主体组织单位的《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中国专家共识(第一版)》(以下简称“共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会,重医附一院是该版共识的牵头单位。

在发布会上,本次专家共识委员会主席、重医附一院血管外科主任赵渝教授介绍了共识编制的背景。静脉输液治疗的专科化发展,使各类静脉导管在临床上使用日益普遍,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作为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日益受到关注。对其认识及处理不当,会增加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医疗,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导管的合理使用。而目前国际上相关指南对该部分内容描述简单,内容单薄,很多情况下无法指导临床依此开展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医附一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联合发起,历时1年多,完成共识编制。

共识共8个部分,全文近2万字,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及国外相关指南意见,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预防、临床分类、处理及预后,并根据中国国情和临床实际,有针对性地系统回答了临床上关注的问题,并原创性地制定出导管相关血栓临床分类标准,从而为指导临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提供了基础,并且体现了本次专家共识“看见病人,而不仅仅是静脉血栓”这一人本主义的出发点,倡导“管尽其用,与栓共处”的理念。

随后,重医附一院血管外科赵渝教授、傅麒宁医生(本次共识七名执笔人之一、静脉治疗MDT团队成员)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蔡秀军共同参与到专家共识揭幕环节。

本次专家共识委员会联合主席、重医附一院静脉治疗组组长刘光维护士长也在后续的学术环节带来了关于《利用互联网实现留置输液导管全程管理》的专题分享。

重医附一院静脉治疗MDT团队在输液导管相关血栓领域深度耕耘,并开展多项相关临床科研项目,部分成果已经发表。本次专家共识中很多内容都参考了导管相关血栓的重医附一院经验。

赵渝教授表示,希望第一版专家共识能够成为一个起点,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为未来第二版专家共识提供更为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并以中国巨大的患者量为基础,早日让中国经验走向世界,从专家共识走向指南。

撰稿 傅麒宁血管外科

编辑 尹蕾 宣教科

审核 周芳 宣教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