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企业诞生,与此同时,也几乎每天都有人倒下。


想当老板创业的人总是很多,但最后能成功的人却很少。创业者应该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做生意呢?


01

做生意就像恋爱、结婚

做生意快要失败的时候,你不会没有感觉,只是不想承认罢了。


余世维: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会一直失败


讲讲一个日常生活里面的案例:谈恋爱时,当伴侣已经不喜欢你时,你其实心里是明白的,只是不想承认罢了。结婚也是一样,夫妻绝对不是突然间离婚的,快离婚都是有征兆,只是当事人会装不知道罢了。

这跟做生意是完全一样的,认为“我不可能会失败”,自欺欺人,最后还是会失败。


02

公司搞大了很危险


在中国想开公司的主要动机还是想当老板,想赚更多的钱。很多人都想开大公司,赚大钱。但其实当老板不见得赚钱,公司也不是越大越好。

欧洲的公司都很小,他们从400年的企业发展历史中,发现公司并不是越大越好,于是开始搞“小精美”。 我也一再警告我的总经理,说:“你不要把公司搞得太大,搞大了就很危险。”

余世维: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会一直失败


如果你当老板的动机就是为了赚钱,只想把公司越开越大,路反而走不远。你应该想的是——有一个什么心愿去打造一个事业?这个事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你能做什么?这样子慢慢地走,还可能比较成功。


03

做生意的三个原则


那么做什么生意比较好呢?有三个原则 :第一,不内行不要干;第二,没利润不要干;第三,没发展不要干。

我一个学生听到这几个原则后,问我:“如果不内行,但是有利润、有发展呢?或者有发展又不内行呢?我到底先干哪一个?”

我就说:“同学,我给你个建议,先干内行的,再干有发展的。”

有发展,你不内行,你很快就完蛋。一开始就做不内行的,也谈不上发展和利润了。千万不要说“大家都干我就去干”。因为,不见得大家都干的,你很内行;不见得大家都干了,你干就赚钱;不见得大家都干,你干就会有发展。


余世维: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会一直失败


原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被称为“网络第一红娘”,因为她发现了婚恋市场的商机,开办网站帮助男女配对。后来她发现教育很重要,就开始搞线上教育,但没多久就把钱赔光了,铩羽而归。她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当初没有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调查,就仓促地进入教育行业,其实这根本不是我的风口。”

所以以后别说“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照这么讲的话,每个猪都站在风口上去了,大家都在做的未必是你的风口。

做生意有很多种死法,其中一个就是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管理学上是这么解释的:一个人离开自己的本业,去干另外一个自己没有干过的事业,成功的机率只有5%,最多只有10%。

听到这里,你肯定会说“余老师,这个世界上改行的人也非常的多,那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这么做的:从这个事业跳到另外一个事业上,一定要有个过渡,一方面守住自己的主业,一方面试水新的事业,慢慢地过渡过去。你绝对不能一刀切,贸然进入一个自己不懂的行业,那样很容易让自己跳进一个陷阱,再回来连主业都没有了。


04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做生意不管遭遇哪种失败,都要不断分析检讨,找出新办法,确保以后不要再犯同样错误。有句话说“失败为成功之母”,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要把它稍微修改一下,改成“学习为成功之母”。

“失败为成功之母”说得好像失败是应该的,要成功就要不断地失败。其实你这辈子时间精力资源有限,不能总是失败,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可能就错过了一辈子。

余世维: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会一直失败


我发现,人这一生,机会最多的是30岁到60岁,60岁以后基本上是没什么机会的。在30到60岁这三十年间只有三个重大机会,那就表示每十年才能碰到一个机会。又不学习又不思考,很快你就没机会了,很快你的人生就这样过去了 。

我建议各位应该常常去检讨你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人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让你一直失败,总是错失机会总会失败,很快就五六十岁了,到了那时就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