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激情和蓬勃的生命力使其成为市场中的“快鱼”。然而,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由以前的5.7年缩短到现在的2.4年。那么,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为何越来越短?中小企业又如何才能突破成长中遭遇的发展瓶颈呢?怎样才能确保自己企业的发展速度总是快于竞争对手呢?

今天,我们来重点阐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1问题一:合伙人不对劲,不敢王佐断臂

什么是好的合伙人?

合伙人应该同舟共济,像在一起划船,应该是一条心。好的合伙人应该具备这几个特点:

第一,与你互补。合伙人之间在能力上、知识结构上互相补充。如果合伙之间优点、缺点都一样,那就产生不了共振效应。

第二,能与他人共事。好的合伙人不只是要跟你好,其实合伙人是要带着全体员工工作的。只有几个合伙人处得来,员工跟他处不来,这个严格讲起来不像是一个正式的合伙人,倒是像一个出资人。

第三,有市场经验。搞企业就是要做生意了,最好就是合伙人当中,至少有一两个有市场经验。

第四,对公司多点贡献。如果合伙人愿意给公司贡献一点资金,跟你在条件方面互补,且有一点市场经验,这个叫做标准的合伙人。

如果合伙人不对劲,怎么办?

第一步,首先要注意合伙人的过去。合伙人最好一开始就注意他的过去,在别的公司有没有不好的事迹,这会很快的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伙人。

第二步,重新界定合伙人的职权。就是要告诉他,他适合做什么。告诉他,他应该管什么。或告诉他应该做哪一块,这叫做把该做的事情先讲清楚。

第三步,除了股权之外,免除他的一切职务。你可以完全按照股权的比例给对方,但是公司的事情他就不要管了。

第四步,召集股东(董事)会,必要时解散。那就是实在是不可能与这种人在一起了,也不听,也不回家,要是我处在这个情况,我就把饭碗打破,长痛不如短痛。因为合伙人如果不对劲,他不愿意离开,甚至想要闹事,那必要的时候把公司解散,然后重新组建新公司。不过我们最好不要走到这第四步。到了第四步就很难挽回了。还是最好一开始就注意到找一个正确的合伙人。一旦发觉他不对劲,就重新界定他的职权,再不对劲,就把他的职务全部解除,然后我们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股东,如果实在是再不对劲,那就请他离开,必要的时候把公司解散。我们用这四个方法来对付一个不太好的合伙人,就是刚才讲的那句话王佐断臂。

如果合伙人是你的亲人,怎么办?

如果合伙人不对劲的是你的亲人,你的儿子和你的女儿,或者是你的兄弟姐妹,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几个困难:

第一, 亲人哪怕是父亲都不见得是非常好的合伙人。(先要有这样一个认识)

第二, 凡是自己的亲人,骂起来总是很难骂得彻底,而且没有办法去免除这个亲属关系。

第三,很少有人拿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开刀,让父子或母女之间陷于一种僵持,或者陷于一种困境。如果合伙人是亲人,但是不对劲,处理的方法有这样几个:

1.不要很轻易地把自己的亲人一弄就弄一个高级主管,一旦发现他不适用的时候,大家都很难处理。面对亲人应该从一个中阶主管干起,甚至于从一个低级主管干起,尤其是自己的子女。

2.自己的亲人适合做什么,应该一开始就把话讲明白,不要当他做到总经理的时候才发现他不适任。

3.亲戚或家人一但出了事情,在家庭会里面立刻要检讨,马上对他提起一个忠告。

4.如果亲人实在是不行,就要缩小、缩短或者是免除他的职权或在职的时间。

5.最后没办法,只能“王佐断臂”放下职位请自己的亲人(兄弟姐妹父母儿女)离开。2问题二:追逐时髦管理论点,又想“开明”,又想“人本”

精明老板应该记住的三件事

第一,老板不必做个“好人”

如果一个老板别人都说你好,说明你有了问题。(为什么坏的员工也说你好呢?)如果一个老板别人都说你坏,也说明你有了问题。(为什么好的员工也说你很坏呢?)作为一个好的老板,好的员工说你是一个好人,坏的员人说你是个坏人,这个老板就做得成功了。

第二,老板不必标榜“开明”和强调“人本”

以人为本有个前提:他要先像个人,我们才能够人本。问题是我们的员工自动、自发、自爱、自律的人非常的少。绝大多数的人是有劣根性的,所以要先规范他们。

第三,老板不必太在乎员工是否“喜欢”你

是否“喜欢”你这不重要,如果你对员工该做的事都做了,他还是不喜欢你,你也能问心无愧。

精明老板管好员工的六大法宝

我给各位几条建议:

第一,无论何时你离开公司,都要清楚地告知离开多久,目的地在哪里,如何联络。一个员工在公司最喜欢和别人讲老板不在,老板出去了,老板刚还在现在没看到。中小企业不能这样,员工最好随时知道你去哪里了。

第二,你不在的时候,要指定一个能够代表你收集信息的人。老板不在谁代理老板,这叫做职务代理人。当不在公司总经理要问一件事情的时候,电话打过去找谁可以知道所有的信息。

第三,公司在不大的时候尽可能的亲自坐镇,至少外出前把工作交代清楚。

第四,定期且出其不意地检查你公司的营运状况。应该突然检查存库、应收账款、销售渠道、经销商供应商,偶尔去检查一下公司的处理状况,这时会发现很多问题被隐藏,不断的抽查会得到很多的经验。

第五,在财务制度里,注入“内部控制系统”(制衡作用)

A 就是账和钱分开!找钱的和用钱的分开!管钱的和发钱的分开!

B 公司是谁开支票,谁有权拿印章,谁可以到银行去调头寸,这个我们有没有一种牵制的作用。

C 公司有人把货卖给客户,客户把应收账款记在公司的账上,谁去收钱,谁拿客票,结果客人的票被他拿了,他自己搞了另一个票给公司。

这个事谁去发现?业务员收款时第一天没交公司,第二天再给公司,公司是否允许。全都被称为内部控制,所以要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查。

第六,开除员工绝不能手软

一旦发现员工不对劲就要开除,连股东刚才讲不对劲都要“王佐断臂”更何况是员工呢。用人要敢用,但要记住两点:1.要节制他不能让他一下子有很大的权力 2.要有随时弄掉他的准备。

当然拿人也不是随意的,要有一定的行为规则。有三个事情必须要先做,首先讲清楚什么是规矩。第二,我们要清楚的让他知道这是一个规则。第三,必要的时候我们给他一点警告。3问题三:事必躬亲或多头马车,组织架构与组织系统一片混乱

很多老板都有超人症候群,一切自已来,什么都在忙,什么都在管,什么都在抓。公司不大的时候无可厚非,公司如何大了以后,还是这样子搞一人秀,搞多头马车,公司很快就会出现瓶颈。

当老板一人像超人一样四处忙的时候,应当怎么办?

第一,应该有个左右手或接班人。

第二,什么样的人是他的左右手或接班人。

第三,要解决好上情不能下达,下达不能上达的问题。

把公司的组织图表拿出来画一下,一件事情从一线到老板,或者从老板到一线,需要多长时间的传递。要有快速的传达系统。美国有个很有名的公司戴尔,他说客户的要求三天之内必须作出回应。韩国有个很不错的公司叫三星,他说市场的任何反映,两天之内必须到达主管。这些大公司非常注意到信息传递的速度。所以要检查你公司信息传达的速度是不是迅速,传达的通路是不是顺畅。

第四,一个公司大了以后,部门一定会非常的多,这时候我们要记住一个模块的概念。如果政出多门,就要划分几个大的模块,派定私人的指挥官。

第五,要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不管是货币性的或者非货币性的,这样可以使员工们自动自发的替你分忧。哪些是货币性的呢?讲白了就是跟钱有关,像薪水、奖金、红利、股份、津贴、补助。非货币性的包括口头的奖励、授权、让他自已监督自已。货币或者非货币性的一些操作,可以激发员工的自主性,这个可以使多头马车一人秀的老板分担一些忧劳。4问题四:急着成立分公司——盲目扩张

分公司并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人有个心态,分公司多了,公司也就大了,市场份额也就开始增加了,其实增开分公司不一定增加利润,增开分公司不一定提升效率,也不一定强化品牌。没有把握不要随便开分公司,不需要急着把分公司开张。

开设新公司的三个条件

一个新的分公司应该有三个前提:

第一,新的分公司要有独挡一面的经营者。很多人是先开分公司再找人,应该是先有合适的人再开分公司。

第二,分公司不要完全依赖母公司。分公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自己做主,自己养活自已,所以下次你开一个分公司的时候,最好先考虑分公司多快可以自已做主。半年,一年,两年,如果三年都不能够自已做主,你觉得这个分公司需要开吗?

第三,分公司最好能够引用当地的资源。这个资源就是人力、物力、财力,能够用那个地方的人管那人地方的产品,在那个地方加工生产卖在那个地方,这样子叫做拥有当地资源。如果什么事情都想从外面拿过去,人也从外面调过去,材料从外面调过去,机器从外面调过去,技师也从外面调过去,最后做的东西还要卖到外面去。我很难想像有这个必要,我很难想像在那个地方开一个分公司。

如何开设一个新的分公司?

第一,调查市场的大小与自已的立基点。要调查这个地方有没有资源,市场够不够大,值不值得我们去开一个分公司。所谓立基点,就是我们的优势条件。我在那儿有什么优势,如果今天我跑到武汉去开一个酒店,我会比武汉当地的酒店好吗?这就是所谓的立基点。

第二,盘算分公司要用掉你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三,设定最大亏损度,包括时间。我们自已先要有个限度,而不是无穷无尽的在那里亏损。

第四,想好退路,也就是最坏的打算。是赔一年,赔二年,还是赔三年就打算不做。分公司要关门的时候,那些员工到哪里去?财产要怎么处理,分公司要转卖的时候,有谁会买?花多少钱买?最糟糕是什么状况?甚至于可不可能被告,这些退路要统统想好。

什么是好的地理位置?

开设分公司时,选一个好的地理位置要考虑这样四个问题:

第一,能提供公司需要的条件。

第二,有助于公司的形象塑造。所以世界500强为什么有400强地址选在上海,它在上海有个塑造形象的地方。

第三,有得出集中效应或过度竞争的差异。

第四,可以满足未来10-20年的物流变化。

如何为公司选择一个好地点?

1、选择地点前,先要做普查。

要对那个地方做一个了解,调查所在地点类似的企业有几家,你在那能够分得多少资源,地点的最大流量是多少,疏散程度最多到哪里,通过普查你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地方,值不值得你去设一个分公司。

2、办公室和生产区域最好不要太过分离。

一个公司如果办公的地方,和生产的地方隔得太远、太分散的话,不但形成沟通困难,还会形成很多不必要的沟通成本。

3、实施货仓计划,要注意运送与经销商管理。

货仓计划就是生产的地方在浙江,我们在华北、华西、华南开个货仓,这种货仓等于你在那个地方的集散地,但是注意到物流和经销。

4、生产地点迁移时,要避免重复投资或闲置设备。

工厂在搬家时不要重复投资,让机器在那里闲置。

5、必要时可以考虑策略联盟式的窗口。

在自已不能够开分公司的地方,去开一个策略联盟的伙伴做你的窗口,等于是在那边给你接单,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分公司开得比较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