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校內課後服務以來,有效地解決了困擾部分家長“孩子放學去哪兒”的難題,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城中留守兒童等放學接送困難,努力解決這些學生在家無人照顧、學習無人指導監管、安全存在隱患等社會難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使人民羣衆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在普惠面上加大力度,繼續擴大校內課後服務範圍,計劃到2020年底,實現全市所有具備條件的公辦小學爲全部有需求的小學生提供校內課後服務。

學生放學早,家長下班晚,孩子的接送問題一直是困擾雙職工家庭的“老大難”。在2019年珠海“兩會”上,開展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被列爲2019年全市十件民生實事,成爲許多家庭的“福音”,備受廣大市民關注。按照要求,2019年全市70%以上具備條件的小學爲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早餐、午餐及託管看護服務。

告別2019年,這件民生實事完成得如何了?記者近日從市教育局獲悉,該項工作已於2019年9月提前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目標。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校內課後服務的公辦小學達115所,佔全市小學的比例爲97.44%。

全市校內課後服務有序開展

據瞭解,截至目前,全市已開展校內課後服務的公辦小學達115所,佔全市小學的比例爲97.44%。其中,橫琴新區、香洲區、斗門區、高欄港區校內課後服務已覆蓋全區所有小學;金灣區有11所小學,覆蓋率爲84.6%;高新區覆蓋率爲83%。

目前,全市校內課後服務有序開展。2019年12月底,記者來到珠海市香洲區第十六小學,與孩子們一起,親身體驗了中午放學後在校內用餐、午休。

青瓜炒肉、奧爾良雞腿、木耳蒸滑雞、排骨湯,孩子們喫得不亦樂乎。“孩子們最喜歡喫雞腿了,有的一個都不夠喫。”該校校長嚴文桂笑着說。

午餐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小小學生分餐員組織同學盛飯菜、領水果,教室內井然有序。四年級學生軒軒的媽媽楊女士作爲當天的家長陪餐代表,在教室裏和學生們一起共進午餐。“由於上班較忙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做飯,所以軒軒剛上小學的時候是在外面的午託機構喫午飯,學校開展了這項服務後,我就讓孩子在學校喫飯了。每次陪餐看到孩子們喫的有菜有肉有湯,還有飯後水果,營養豐富,食品乾淨,餐具整潔,老師負責,作爲家長我特別放心。”楊女士說。

該校副校長梁錦超表示, 爲保障學生食品安全,學校在採購、生產、消毒、回收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相關制度,爲落實各項制度,學校還安排行政人員和家長進行陪餐,對陪餐過程進行監督記錄,確保學生的食品安全。此外,對操作人員加強培訓,不僅監督其身體狀況,還每天檢查他們是否按流程操作,同時不斷改善食堂硬件設施,購置了洗碗機等設備,選用質量有保障且環保的餐具、保溫箱等用具。

2020年底實現公辦小學校內課後服務全覆蓋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校內課後服務以來,有效地解決了困擾部分家長“孩子放學去哪兒”的難題,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城中留守兒童等放學接送困難,努力解決這些學生在家無人照顧、學習無人指導監管、安全存在隱患等社會難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使人民羣衆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還未實現校內課後服務“全覆蓋”的原因是西部地區部分學校硬件設施比較差,需要完善設備設施才能開展此項工作。

下一步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如何走?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在普惠面上加大力度,繼續擴大校內課後服務範圍,計劃到2020年底,實現全市所有具備條件的公辦小學爲全部有需求的小學生提供校內課後服務。

與此同時,市教育局將繼續爭取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由市、區兩級財政投入資金,完善校內課後服務的設備設施,以公益普惠原則加大校內課後服務補貼力度,保障校內課後服務順利實施。

針對學校提供校內課後服務人手不足的問題,市教育局將探索積極引入多元化主體參與課後基本服務,即看管服務,統籌解決學校人員不足問題,切實減輕學校教師的工作強度。

各區在實施過程中,可積極鼓勵離退休教師、社會熱心人士、志願者、家長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對於學校師資力量不足,確實無法完成看管服務工作的,可以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聘請符合資質的第三方社會機構實施學生課後基本服務。

對於民辦學校,則要求學校根據自身實際,爲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課後服務。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做好校園環境安全監督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