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快到了。

對在外的遊子來說,有什麼比“過年回家”四個字,更令人心跳加速呢?

又有什麼比“催婚”,更令遊子鼻頭泛酸,思緒萬千呢?在長輩們看來,有三個鐵律:

1、不管你賺多少錢,有多少成就,沒有婚姻也是個失敗的人;

2、你是你媽生的,你該聽你媽的,你媽不會害你的;

3、你不結婚怎麼生小孩,不生小孩父母怎麼安度晚年?

有人想說,我結不結婚,生不生小孩,什麼時候做這些事,難道不是自己決定的,命運安排的嗎?爲什麼我的結婚權生育權要被幹涉呢?

好,我們先從催婚的根本原因談起。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其中蘊藏着一個叫做家族文化的頑強內核。

幾千年來,家族文化秉承着“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信條,認爲個人只有成家立業之後,才能真正融入家族文化,成爲一個長成的大人,才能爲社會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而作爲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就要爲孩子付出一切,犧牲一切,等孩子長大成人了,又指望着孩子去把這份信條傳遞下去。

這是怎樣擰巴的道德信念。然而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撐着中華文化的許多片段,開出美好的道德之花。

所以,面對催婚,年輕人跟父母講道理,無異於和幾千年的文化基地抗衡,道理能講贏?不存在的。那,我們不如從父母的心態,這件相對容易把握的事情上着手。

這裏有一個奇怪的邏輯。越愛孩子的父母,越沒有自我的父母,越把孩子的命運看得太重的父母,對待催婚這件事就越焦慮。

可憐的娃兒在外漂泊,無依無靠,家族後繼無人,老無所依,可憐啊,可怕啊,焦慮啊。在親戚朋友面前,總是有點奇怪的卑微感。

你孩子結婚了嗎?還沒有。哦,那要快點了,我孫子都要上幼兒園了。

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發生,刺激着原本就興趣愛好不多,工作基本退居二線,人生價值基本靠廣場舞和麻將桌的父母。結果,當然就把催婚演繹成了逼婚。

《中國逼婚現狀調查報告》顯示,7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25-35歲的青年壓力最大,被逼率高達86%。而女性比男性的數字高6%。

這個數據也充分說明,叫86%的父母突然變得開明不再逼婚,是絕對做不到的,他們焦慮啊。

那,是時候拿出我們壓箱底的法寶了。

應對催婚、逼婚,有三個法寶。

第一,聽着。

看似最簡單的辦法,往往有奇效。每當父母催婚的時候,你只要聽着就好。聽着,你聽不到喫虧,聽着,你聽不到上當,聽着,你只要明白他們只是因爲愛你,而你,選擇不去接受那份附贈的焦慮就好。

因爲被催婚最難過的,是一份價值層面的否定。一種“不管我怎麼努力父母都是不滿意”的錯覺。其實,“不婚就是不成功”這份假的價值觀念,不是父母強加給你的,是他們一早就被灌輸的,固有的。

第二,迎合。

父母催婚最着急的是什麼?

這孩子,我怎麼說都不聽,急死個人!

那麼你聽呀!不但聽,還積極地回應“嗯”“啊”“哦”等促進氣氛和諧的語氣助詞。你甚至可以誠懇地表示,其實我努力地尋找了,每天都站在街轉角,拿着愛的號碼牌,做好準備迎接對象的到來。你還可以走心地說,其實我就是那個經常被喂一嘴狗糧,渴望脫單的人。

打好共情牌,父母知道你上心了,聽話了,他們就放心一半了。

第三,配合。

過年說到底,就是維護親情,哄父母開心。假如相親可以,那付出一頓飯的時間也沒啥。就當見網友了唄,萬一見光生呢!

就算,對相親對象不感冒,也可以找個可以理解的理由划過去。比如一個朋友每次相親都去,但每次都先告訴對方,我是被父母逼來的,你可以說沒看上我,事成之後我給你發紅包感謝哈。坦誠和尊重之下,次次都能全身而退。

看到這裏也許你要問,題目不是“如何優雅地回應‘不結婚就是廢物’”嗎,你這裏怎麼全都講得是迎合。

我想說一個道理。父母再親,也不是你自己,父母的價值觀綁架不了你,除非你不夠認可自己,甘願被洗腦。

如果你內心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建立家庭就不完整,你是因爲不夠好才單身的,那麼,父母這個代表外界的聲音,只不過是用了愛的形式,給你更多一次的刺激而已。

如果你認爲自己不夠好,不完整,怎麼辦?

首先,你要接納自己,更高的境界是悅納。喜悅地接納這個不夠完美的自己。

接納了還不夠完美,還沒有走到人生的巔峯,你就會自然地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是那麼多,自己已經實現的自我價值是那麼多,不但不是廢物,還是寶物。

說到底,催婚的感受,完全可以在於你自己的一念之間。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願你悅納中國年帶來的熱鬧和界限突破感,放下過去的一切,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去年,新年做一個無所畏懼的人,更不怕催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