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7日,筆者來到東錢湖畔,見路邊堆着一大片墓碑,時間均爲晚清至民國時期,其中一塊殘碑的邊緣刻着“童槐”兩字。

這塊殘碑擱在另一塊殘碑上,從兩塊殘碑的斷痕、字跡以及石質來看,很顯然是一塊整體的墓碑。所幸的是,墓碑上記載的重要信息:墓主人的姓名、立碑時間、題碑人名字,一應俱全。

從石碑上所刻的“萼君童槐”字跡看,可以確認爲童槐手跡,“萼君”是童槐的雅號。

童槐其人

童槐(1773年-1857年),晚清政治人物,鄞江橋建岙人,工書畫,詩文俱佳。甬上名人,嘉慶十年進士,熟悉清代典章法規,曾經是寧波月湖書院、慈溪慈湖書院的老師。晚年時,主要從事研討四明文獻,並著有《過庭筆記》《今白華堂集》等。如今,月湖還留有童槐的舊宅“銀臺第”。

據《鄞縣通志》記載,該宅主人童槐,字晉三,一字樹眉,號萼君,曾任江西、山東按察使、通政司副使等職。子童華、孫童祥勲分別中道光十八年、光緒九年進士,有“一門三進士,父子同翰林”之說。童華,吏部右侍郎、任左都御史,曾任光緒帝老師,修砌偃月堤,因此,銀臺第也被稱爲“帝師故居”。

不過,相比於子孫,童槐的爲官履歷較爲豐富,既被朝廷委派過地方官員,又擔任過京城的高官。嘉慶十年,進入保選軍機章京,參與方略館的纂修,還任過會典館總纂;嘉慶十三年五月,工部學習期滿,任都水司主事;嘉慶十四年三月,任議敘戶部(廣東司)主事;嘉慶十六年二月,升戶部廣東司員外郎;嘉慶十七年七月,補授戶部山東司郎中;嘉慶十八年,京察一等,十一月任陝西道監察御史;嘉慶十九年正月,任甘肅蘭州(屯田茶馬)道;繼而任山東兗沂曹濟黃河兵備道,在道員位置童槐幹了很長時間;嘉慶二十四年六月,出任江西按察使;嘉慶二十四年八月,出任山東按察使,同年出任山東武鄉試監試官;一年後,嘉慶二十五年九月,出任湖北按察使;嘉慶二十五十一月,調任通政司副使。隨後,據稱被貶官,稱疾回家,在月湖邊建起“銀臺第”,這也成爲童家子孫累出功名的發源地。

通政司民間又稱“銀臺”,因此,童槐在月湖所建的宅第,也被稱作“銀臺第”。

銀臺第位於寧波海曙區月湖景區北端,現更名爲“銀臺第官宅博物館”,它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從北朝南,現存前後三進,包括門廳、正廳、正樓、後堂、東西廂房等建築,佔地2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坐北朝南。

據坊間相傳,過去,大門上原有一塊匾額,題爲“進士第”,廂房兩旁立“肅靜迴避”牌,正樓中間有一排神牌,弄口有石碑一塊。1999年9月,銀臺第被列爲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正式對外開放。

墓碑介紹

發現的這塊橫置墓碑,距今有197年時間了,同現在豎立的墓碑不同,而且要長很多,石質泛暗紅色,疑似梅園石。整個墓碑重達1噸,墓碑的長度大約3.5米,厚約18釐米,高約67釐米,中間處,斷裂成兩塊,“先”字最後一畫鉤筆,剛好處於斷縫處。左右兩邊,刻有8釐米見方小字,共計13個,右邊刻着時間“道光四年大呂月”,左邊刻有題碑人“萼君童槐拜題”,下端還刻着一個書印,中間每字爲40釐米見方,共有7個楷書大字:贊功忻先生之墓。筆法粗壯雄健,頗見功底。

據瞭解,童槐的書法作品遺世並不多,像這樣特大的書法墨寶更是少見。

經辨認,墓主人爲忻贊功。忻姓爲陶公山的大族,在近代出現過許多名人,尤其經商界方面的精英,他們死後,大多葬於附近山岙。根據現場墓碑姓忻居多的跡象分析,忻贊功也爲陶公人。

亟須保護

根據碑上落款爲“道光四年大呂月”,即公元1824年來計算,應是童槐52歲的書法墨寶,這個年紀往往是書法最爲成熟的時期。此外,道光九年,即童槐57歲時,爲四明史氏三十一幅祖像作過題跋,該套《史家祖宗畫像、傳記及題跋》是寧波唯一入選國家遺產榜的檔案文獻,足見它的分量和價值。題跋中,每字爲1釐米見方的行書。由此可見,他大字小字、行書楷書一樣出色,大字剛勁有力,小字飄逸秀美。另外,石匠精湛的雕刻技術,也保持了原字的氣韻。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寧波還發現過科場範文“巾箱本”,其中就有一篇童槐的考場作文,題目爲八股策問《卜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邇止》,共計700餘字。後來,發現的那位教師無償捐獻給了天一閣。

如今,童槐的墨寶在東錢湖又一次發現,對全面研究童槐的書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亟須相關部門妥善保護。

來源 | 鄞響客戶端

作者 | 史宏

編輯 | 小樓#嘉慶#墓碑#月湖

不過,相比於子孫,童槐的爲官履歷較爲豐富,既被朝廷委派過地方官員,又擔任過京城的高官。嘉慶十年,進入保選軍機章京,參與方略館的纂修,還任過會典館總纂;嘉慶十三年五月,工部學習期滿,任都水司主事;嘉慶十四年三月,任議敘戶部(廣東司)主事;嘉慶十六年二月,升戶部廣東司員外郎;嘉慶十七年七月,補授戶部山東司郎中;嘉慶十八年,京察一等,十一月任陝西道監察御史;嘉慶十九年正月,任甘肅蘭州(屯田茶馬)道;繼而任山東兗沂曹濟黃河兵備道,在道員位置童槐幹了很長時間;嘉慶二十四年六月,出任江西按察使;嘉慶二十四年八月,出任山東按察使,同年出任山東武鄉試監試官;一年後,嘉慶二十五年九月,出任湖北按察使;嘉慶二十五十一月,調任通政司副使。隨後,據稱被貶官,稱疾回家,在月湖邊建起“銀臺第”,這也成爲童家子孫累出功名的發源地。

通政司民間又稱“銀臺”,因此,童槐在月湖所建的宅第,也被稱作“銀臺第”。

銀臺第位於寧波海曙區月湖景區北端,現更名爲“銀臺第官宅博物館”,它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從北朝南,現存前後三進,包括門廳、正廳、正樓、後堂、東西廂房等建築,佔地2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坐北朝南。

據坊間相傳,過去,大門上原有一塊匾額,題爲“進士第”,廂房兩旁立“肅靜迴避”牌,正樓中間有一排神牌,弄口有石碑一塊。1999年9月,銀臺第被列爲寧波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正式對外開放。

墓碑介紹

發現的這塊橫置墓碑,距今有197年時間了,同現在豎立的墓碑不同,而且要長很多,石質泛暗紅色,疑似梅園石。整個墓碑重達1噸,墓碑的長度大約3.5米,厚約18釐米,高約67釐米,中間處,斷裂成兩塊,“先”字最後一畫鉤筆,剛好處於斷縫處。左右兩邊,刻有8釐米見方小字,共計13個,右邊刻着時間“道光四年大呂月”,左邊刻有題碑人“萼君童槐拜題”,下端還刻着一個書印,中間每字爲40釐米見方,共有7個楷書大字:贊功忻先生之墓。筆法粗壯雄健,頗見功底。

據瞭解,童槐的書法作品遺世並不多,像這樣特大的書法墨寶更是少見。

經辨認,墓主人爲忻贊功。忻姓爲陶公山的大族,在近代出現過許多名人,尤其經商界方面的精英,他們死後,大多葬於附近山岙。根據現場墓碑姓忻居多的跡象分析,忻贊功也爲陶公人。

亟須保護

根據碑上落款爲“道光四年大呂月”,即公元1824年來計算,應是童槐52歲的書法墨寶,這個年紀往往是書法最爲成熟的時期。此外,道光九年,即童槐57歲時,爲四明史氏三十一幅祖像作過題跋,該套《史家祖宗畫像、傳記及題跋》是寧波唯一入選國家遺產榜的檔案文獻,足見它的分量和價值。題跋中,每字爲1釐米見方的行書。由此可見,他大字小字、行書楷書一樣出色,大字剛勁有力,小字飄逸秀美。另外,石匠精湛的雕刻技術,也保持了原字的氣韻。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寧波還發現過科場範文“巾箱本”,其中就有一篇童槐的考場作文,題目爲八股策問《卜筮偕止、會言近止、征夫邇止》,共計700餘字。後來,發現的那位教師無償捐獻給了天一閣。

如今,童槐的墨寶在東錢湖又一次發現,對全面研究童槐的書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亟須相關部門妥善保護。

來源 | 鄞響客戶端

作者 | 史宏

編輯 | 小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