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北大法律信息網每週準時爲您奉上過去一週重大政策立法、典型案例及熱點案例梳理。帶您一起快速回顧近期重大法治事件。點擊閱讀原文查閱新聞全文。

【來源】北大法律信息網

【聲明】本文僅限學習交流使用,如遇侵權,我們會及時刪除。

中央重大政策立法

一、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通過

二、三部門: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地方政府債券櫃檯業務

三、最高檢明確規範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執法司法標準

四、最高檢發佈第十一批指導性案例 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

五、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就業擬上社保

六、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佈修訂後的《專利代理條例》

七、國家衛健委、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司法行政幹警緊急醫療救治工作的通知》

八、五部門發佈通知 鼓勵相關機構參與市場化債轉股

九、稅務總局出臺26條措施 促進民營企業減稅降負

十、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進一步深化司法公開的意見

地方重大政策立法

一、銀川檢察19條舉措強化監督

二、北京將對個人信用評價打分 定期公示個人失信記錄

三、福建高院出臺意見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

四、多地發佈細化方案 國企薪酬改革提速

五、湖北人大與高校共建地方立法智庫

六、北京出臺監管辦法 養老機構欺老虐老將入黑名單

七、天津出臺地方性法規對校園欺凌說“不”

八、北京市出臺養老機構補貼新政

九、《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獲通過

典型案例、大案、要案

一、瀋陽“民營醫院涉嫌騙保案”主要嫌疑人全部到案

二、上海金融法院首案落槌:被告償還融資款本息等1.2億元

三、“伊利謠言案”二審宣判 呼和浩特市中院裁定維持原判

四、三星Note 7自燃案一審宣判 法院認定手機存產品缺陷判賠新電腦

中央重大政策立法

一、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通過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通過,這次組織的集中採購主要是以完善帶量採購方法換取更優惠的價格,對於消除醫院“二次議價”空間、規範評標專家行爲、促進評標過程規範化等具有重大作用。而要將國家組織的集中帶量採購落到實處,則需要“三醫”聯動,同步配套醫療機構補償機制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藥品流通體制改革,並鼓勵藥品創新發展,不斷提升藥品質量,推動合理藥價形成。

二、三部門: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地方政府債券櫃檯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聯合發佈《關於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地方政府債券櫃檯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經發行人認可的已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和發行對象包括櫃檯業務投資者的新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櫃檯業務,同時對定向承銷方式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開展櫃檯業務的方式進行了規範。

三、最高檢明確規範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執法司法標準

爲依法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最高檢根據當前經濟發展特別是民營經濟發展新形勢,結合學習貫徹修改後刑事訴訟法,在認真總結落實平等保護、加強產權保護、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統一規範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的執法司法標準。爲此,記者採訪了最高檢有關負責同志。

四、最高檢發佈第十一批指導性案例 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

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佈第十一批指導性案例,對檢察機關辦理性侵、虐待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進行辦案指導。該批指導案例分別是齊某強姦、猥褻兒童案,駱某猥褻兒童案以及於某虐待案。

五、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就業擬上社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擬將港澳臺居民納入社保覆蓋範圍,與所在地區職工或居民同標準繳費並享受同等待遇。

六、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佈修訂後的《專利代理條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佈修訂後的《專利代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1991年施行的《條例》對規範專利代理活動、推動專利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專利代理行業發生了較大變化,修訂後的《條例》從專利代理執業准入、執業規範和服務監管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關制度。

七、國家衛健委、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司法行政幹警緊急醫療救治工作的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司法行政幹警緊急醫療救治工作的通知》。《通知》的出臺,對確保傷病司法行政幹警得到及時有效治療,保障廣大司法行政幹警合法權益,激勵廣大司法行政幹警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爲具有重要意義。

八、五部門發佈通知 鼓勵相關機構參與市場化債轉股

1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等5部門發佈《關於鼓勵相關機構參與市場化債轉股的通知》,鼓勵保險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各類機構依法依規積極參與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

九、稅務總局出臺26條措施 促進民營企業減稅降負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印發《關於實施進一步支持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認真落實和完善政策,促進民營企業減稅降負”等5個方面共26條具體措施。

十、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進一步深化司法公開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司法公開的意見》,對進一步深化司法公開工作,推動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更加成熟定型,提出31條具體舉措。

地方重大政策立法

一、銀川檢察19條舉措強化監督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人民檢察院出臺《關於提高民事行政監督案件抗訴和檢察建議精準度與權威性的具體意見》,從檢察監督理念變革和監督機制完善方面提出19條具體舉措。

二、北京將對個人信用評價打分 定期公示個人失信記錄

《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發佈,共安排22項主要任務,並細化成298項任務清單,以確保本市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提升。《行動計劃》明確,2020年底前完成北京市社會信用條例立法工作,並建成覆蓋全部常住人口的北京“個人誠信分”工程。這也意味着,北京將真正開啓對個人信用的評價,個人誠信分將關係終身。

三、福建高院出臺意見服務保障三大攻堅戰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發《關於爲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司法服務保障的意見》,要求全省各級法院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今後三年決勝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的重要性,精準服務、精細管理、精深辦案,爲打贏三大攻堅戰提供良好司法服務和有力司法保障。

四、多地發佈細化方案 國企薪酬改革提速

北京、福建、陝西、遼寧等多省市紛紛開始制定國企薪酬改革相關細化方案。其中,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國資監管體系的同時,建立“能增能減”的市場化薪酬改革制度將成爲重點。

五、湖北人大與高校共建地方立法智庫

11月19日上午,《湖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在湖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獲得高票通過。“10月底,我省剛組建的‘立法智庫’中的專家,就爲該條例提供了評估論證意見、建議,爲條例的高票通過打下了良好基礎。”湖北省人大常委會法規工作室綜合法規處副處長陳超說。

六、北京出臺監管辦法 養老機構欺老虐老將入黑名單

市民政局日前發佈《養老服務機構監管辦法》,其中明確,養老機構如存在欺老虐老行爲、安全責任事故、違法違規開展金融活動、弄虛作假套取騙取財政資金等,將錄入養老服務機構誠信檔案以及黑名單。對發生嚴重違法違規行爲且拒不整改以及因違法違規行爲導致事故的養老服務機構,實行運營商禁入養老服務行業等措施。

七、天津出臺地方性法規對校園欺凌說“不”

爲了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保護學生身心健康,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21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八、北京市出臺養老機構補貼新政

北京市民政局正式發佈《北京市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管理辦法》,提出要根據養老機構收住服務對象身體狀況、服務質量星級評定、信用狀況、醫療服務能力等4個維度,對養老機構實行差異化補貼,星級越高、信用狀況越好,獲得補貼也越多。如果某養老機構在各個維度都做到最好,每月每牀最多可補貼1050元。

九、《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獲通過

1月23日,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下簡稱“《條例》”)。該《條例》自2018年12月13日起施行。作爲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活動舉辦地,南京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保障公祭活動順利進行。

典型案例、大案、要案

一、瀋陽“民營醫院涉嫌騙保案”主要嫌疑人全部到案

11月20日,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瀋陽兩家民營醫院涉嫌騙保問題”相關情況,截至19日18時,已依法傳喚相關人員242名,經審查後依法刑事拘留37名,監視居住1名,取保候審1名。另外,市醫保服務中心兩名工作人員與兩家醫院內外勾結,涉嫌職務犯罪,已移交市紀委監委調查處理。

二、上海金融法院首案落槌:被告償還融資款本息等1.2億元

備受關注的上海金融法院首案已落槌,作爲上海金融法院8月20日正式揭牌成立後受理的第1號案件,原告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證券)訴被告北京弘高中太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高中太)質押式證券回購違約。上海金融法院經審理後判決:弘高中太公司償還東方證券公司融資款本息、違約金及律師費等合計1.2億餘元,並以出質的2896萬1432股北京弘高創意建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證券代碼:002504,以下簡稱“弘高創意”股票)承擔質押擔保責任。

三、“伊利謠言案”二審宣判 呼和浩特市中院裁定維持原判

23日,廣爲關注的“伊利謠言案”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呼和浩特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爲,一審法院所作判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四、三星Note 7自燃案一審宣判 法院認定手機存產品缺陷判賠新電腦

11月23日上午,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對一起因三星Note7手機自燃引發的產品責任糾紛案件作出一審宣判。法院經審理認定,案涉手機存在產品缺陷,判處被告三星中國公司向原告賠償因手機自燃而受損的筆記本電腦,駁回了原告賠償三倍購機款的訴訟請求。

本號傾情奉獻

關注“北大法律信息網”,回覆關鍵詞“最高檢”下載《最高檢1-10批41例指導性案例要旨彙編》

關注“北大法律信息網”,回覆關鍵詞“張文中”下載《張文中詐騙、單位行賄、挪用資金再審判決書》

關注“北大法律信息網”,回覆關鍵詞“最高院”下載《最高院指導性案例裁判要旨彙編》

關注“北大法律信息網”,回覆關鍵詞“商品房”下載《乾貨:商品房買賣合同實務問題解析系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