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陆元方继续如以前一样推荐官员,武则天问他怎敢如此,他答:"臣只知道举荐自己了解的人,不在乎是朋友还是仇人。陆元方曾两次任宰相,深受武则天信任,凡有升迁任免之事,总要先向陆元方咨询,然后实行,陆元方总会把自己的意见密封上奏,从未向人流露过武则天对他信托,也不流露自己的私恩。

陆元方最初中明经科,足以为官,补三水、扶风、渭南三县尉,又连中八科制举,多次升迁后任监察御史。 武则天革唐旧制,派陆元方作为使者安抚岭外。完成使命归来很称武则天的心意,任命他为殿中御史。 在同一月升任凤阁舍人,仍兼侍郎之职。不久,他被来俊臣陷害,武则天手敕特赦他。

长寿二年(693年),升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延载元年(694年),又加任凤阁侍郎。

证圣元年(695年),内史李昭德获罪,因陆元方附会李昭德,被贬为绥州刺史。 不久,又官复春官侍郎,又调任天官侍郎、尚书左丞。 有人弹劾他只选拔朋友做官,武则天愤而免其官,只许他白身履职。陆元方继续如以前一样推荐官员,武则天问他怎敢如此,他答:"臣只知道举荐自己了解的人,不在乎是朋友还是仇人。"并推荐朋友崔玄暐,称他有宰相之才。武则天相信他没有偏袒。

圣历二年(699年)八月,再任他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武则天曾问他宫外有什么事发生,他回答道:"臣任宰相,有大事立即上奏;不敢拿民间琐事烦扰陛下。"因此违忤了旨意,改任太子右庶子,免去宰相之职。不久转任文昌左丞,因病去世。 追赠越州都督。

开元十八年(731年),又追赠扬州大都督。

陆元方曾两次任宰相,深受武则天信任,凡有升迁任免之事,总要先向陆元方咨询,然后实行,陆元方总会把自己的意见密封上奏,从未向人流露过武则天对他信托,也不流露自己的私恩。陆元方临终时,取来前后给武则天的奏稿并焚烧了,他还有一个密封的匣子,放着皇上给他的敕书,他常常自己封住,连家人都没有人看过。 陆元方任监察御史时,他经常到地方巡视。所到之处,定要明查暗访,挑选能效忠国家的栋梁志士来辅佐朝政。

​他在任天官侍郎时,也屡屡推荐贤士。陆元方善于识人,任人公允,不避亲仇,他看中的韦安石、崔涣等人,举荐的崔玄暐等人,以及其子陆象先后来都官至宰相,其他儿子也均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陆元方为朝廷提供了大量人才,为唐王朝的兴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