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前,由于阿拉坦不守信义,一边打着称臣朝贡的名义骗取明朝赏赐,一边又背弃誓言出兵抢掠明朝边境,明朝多次拒绝阿拉坦汗有关"通贡互市"的要求,对蒙古实施贸易制裁,又杀死了在紫禁城朝堂上放肆威胁明朝皇帝的阿拉坦汗的使者。后来,明朝政府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生长在蒙古贵族家庭的三娘子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她饱读诗书,性格豪爽,擅长歌舞骑射。长大后,三娘子能文能武、胸襟开阔、通达事务,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有关史籍记载说她"幼颖捷,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

后来,瓦剌奇喇古特部落与阿拉坦汗(也称俺答汗)联姻,于是,奇喇古特王后绰罗斯氏的女儿20岁芳龄的三娘子嫁给了阿拉坦汗,成为王妃。此次婚姻的缔结,将三娘子推上了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为了辅佐丈夫扩展疆土,发展漠南经济,三娘子毅然随夫出征瓦剌。这一大义举动,使得三娘子更加受到阿拉坦汗的宠爱和器重,无论大事小事,对她总是言听计从。在出征期间,三娘子生下一子,取名卜他失礼。

三娘子出嫁之时,正值明朝政府与塞外草原的关系极度紧张时期。此前,由于阿拉坦不守信义,一边打着称臣朝贡的名义骗取明朝赏赐,一边又背弃誓言出兵抢掠明朝边境,明朝多次拒绝阿拉坦汗有关"通贡互市"的要求,对蒙古实施贸易制裁,又杀死了在紫禁城朝堂上放肆威胁明朝皇帝的阿拉坦汗的使者。阿拉坦汗见"朝贡"不成,便亲率蒙古铁骑直逼北京城下,劫掠昌平等周边州府。在奸臣严嵩一党的把持之下,明朝政府与阿拉坦汗达成在大同等地开辟互市贸易的协议。

然而时隔不久,阿拉坦汗(俺答汗)又出尔反尔,背弃誓约,率军进攻大同等地,再次挑起战端。经过20多年连绵不断的战争,蒙古的入侵遭到明军顽强抵抗,损兵折将,人民流离失所,农牧业生产萧条。在战争中,明朝涌现出马芳等著名将领,几次重创阿拉坦汗的军队。同时,由于阿拉坦汗曾经向明朝称臣,出身黄金家族的部落对他的汗位蠢蠢欲动,另一方面,原本有利可图的南下劫掠又因为明朝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入不敷出,更威胁了阿拉坦汗的地位,令阿拉坦汗不得不重新审视与明朝的关系。

面对这种剑拔弩张的严峻形势,三娘子以其聪明才智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与明朝政府和好。公元1571年3月,经过三娘子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宣布休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通贡互市。

与明朝政府实现通贡互市之后,塞外草原上的几千里边境地带很快出现了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籍中对此评价道"朝廷无此后顾之忧,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此后,三娘子积极维护与明朝的友好和贡市关系,使得蒙汉人民可以自由贸易,草原上诸部落对她更是口服心服,甘愿受其约束。每当互市时,常常出现两族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情景。后来,明朝政府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