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運河岸邊•影視小屋”系列活動成果展示會舉行

千龍網北京11月24日訊(記者 王煥)11月23日,“講好運河故事 抒發運河情懷——運河岸邊•影視小屋”系列活動之成果展示暨座談活動在海淀區第二實驗小學實驗劇場召開。

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祕書長賈忠華介紹了項目執行情況。該系列活動於今年6月19日在通州正式啓動。此項目旨在紮根運河,用青年人的視角展現運河文化,通過建立“影視小屋”青少年影視創作實踐基地,傳承延續中華文明,用“影視小屋”創作實踐的形式,講好運河故事,抒發運河情懷,培養青少年影視創作人才。

11月23日,“運河岸邊•影視小屋”系列活動成果展示會舉行。圖爲活動現場。千龍網記者王煥攝

該項目分爲七個階段,分別是青少年影視創作基地授牌暨啓動儀式、分類課程定向指導、運河流域實地考察拍攝實踐活動、《國運之河》紀錄片製作階段、成果彙報展示、“青少年影視人才培養途徑”座談會以及北京電視臺跟蹤報道。

從6月啓動至7月26日,來自北京市十一學校、北京小學(通州分校)、北京市海淀區第二實驗小學三所北京視協青少年影視創作基地的24名參訓學員,參加了共16課時的分類課程定向授課。課程包括導演理論課、導演實踐課、編劇理論課、編劇實踐課、攝像理論課、攝像實踐課、後期理論課、後期實踐課。

11月23日,“運河岸邊•影視小屋”系列活動成果展示會舉行。圖爲活動現場。千龍網記者王煥攝

暑假期間,參訓學員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山東棗莊臺兒莊古城等地進行了學習採風,並開展了古運河流域實地考察拍攝實踐活動。完成了實踐拍攝活動後,24名參訓學員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了紀錄片的後期剪輯,創作完成了北京視協青少年影視創作基地第一部紀錄片《國運之河》。在紀錄片創作之餘,學員們還分組進行實踐拍攝,共拍攝製作了11部短片,成果斐然。

在現場專家學者、嘉賓和300餘名師生的共同見證下,三所基地學校被授予北京視協青少年影視創作基地“優秀組織單位”獎牌,參訓的24名學生被授予榮譽證書。

11月23日,“運河岸邊•影視小屋”系列活動成果展示會舉行。圖爲現場放映《國運之河》。千龍網記者王煥攝

成果展示現場還播放了紀錄片《國運之河》、學生作品集錦、學生感言等多部影片,並邀請基地參訓學員、老師、專家領導進行座談,點評學生作品,圍繞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專業化的創作,如何在影視化課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少年影視人才的培養對影視行業有怎樣的積極發展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