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房價這兩年的不斷上漲,很多朋友都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應該趁機出售房產賺取差價還是收取租金,一勞永逸?不同的城市應該採取的方式不一樣,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對於我國多數四五線城市來說,房租收益並不高,出售房產纔是最穩妥的辦法

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國房租收益比較高的城市基本集中在一二線和省會城市,這裏的房租收益比雖然說比不上國際標準但是起碼還算可以。我身邊就有一個在中部地市三線城市工作的朋友,其租住的房屋不要說有多便宜,二室一廳一個月不過600元左右,可以說這樣的租金在三四五線城市尤爲普遍。這也跟我國很多三四線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不高有很大關係。那麼問題是,已經2019年下半年的今天,四五線城市的房產好出手嗎?幾點愚見:

房產投資

第一、最佳房產套現離場的時間是2017年底,最晚不能超過2018年。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從2016年開始全國主要的城市已經開始實行了嚴格的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房價上漲的趨勢被政策打斷,因爲慣性的影響2017年不少城市的房價還維持了上漲,最終到2017年底達到頂風。對於三四五線城市來說,因爲資本和政策的滯後性,晚一年2018年底之前房價也是處於上漲的狀態,但是隨着不少城市2018年10月份之後棚改變相叫停,上漲的主動力已經消失。這個時候其實就是出手的最佳時機。數據也表明了,從2018年下半年後不少四五線城市的房價處於微跌或者不漲的狀態。所以,如果說你想現在套現離場,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關鍵是有沒有人接盤的問題。四五線城市要不要因爲便宜就買公寓?這幾點你真的知道嗎?

第二、對於正規的商品房(有房產證)且資源配套完善區域的房產是可以出手的。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哪怕是再小的城市,也有資源聚集度高和低的區分。但凡教育、交通、商業等資源配套完善的區域,房價都是堅挺的,這點適用於任何城市。如果說你的房產是處於這樣一個位置,相信無論是出租還是出售都是可行的,關鍵看你對收益的考慮。

四五線城市四五線等小城市的房產是最沒有投資價值的,風險高,泡沫大等情況隨時伴隨

第一、對於我國多數的四五線城市來說根本難以避免被大城市“虹吸”的命運。尤其是在中西部的單核省份來說,無論是人才、資源、產業和資本等四五線小城市的流失速度只會越來越快。隨着優質資源的逐漸流失,依託於資源的房價無疑會隨着這些資源的流失而變的“分文不值”。關鍵是這些小城市無疑例外都是人口流出,尤其是對於那些人口接近1000萬的小城市,每年常住人口的流失基本都在200萬以上。你說這樣的城市,你還進行房產投資?不是自己找刺激嗎?

別讓四五線城市的房產真的成爲不動產

第二、四五線城市或許適合居住,但是要想投資還是儘量選擇大城市。其實已經有不少的朋友明白這個道理了,尤其是隨着前兩年棚改貨幣安置的持續推進,已經有不少朋友拿着安置費來省會或者臨近大城市購房投資。這種行爲不說支持,起碼個人覺得是理性的。今年已經陸續曝出四五線城市爛尾樓、延期交房、開發商破產等一系列問題,未來這種情況只會更加嚴重,要想遠離風險個人覺得還是早逃離的好。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綜上,如果是我的話四五線城市的多餘房產我是會肯定出售的,畢竟四五線城市的房租確實低的不行,就是害怕不好賣。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頭條號: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