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士兵須退回自己的位置,否則中國或不客氣了。這名印度士兵多次通過手勢和語言的方式向中國表達訴求。

近日“西部戰區”的社交媒體賬號發佈了一則短視頻,展示了中印邊境線上,解放軍官兵的風采。視頻中,中印軍人在邊境線上起了爭端,雙方圍繞某地的歸屬發生了嚴重的口角。中國士兵一字排開,將一名印度士兵包圍。這名印度士兵多次通過手勢和語言的方式向中國表達訴求。大意是,中國越線了,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解放軍邊防戰士中英雙語怒斥印軍:滾回去,這裏不是你待的地方

中國士兵則霸氣的回應道:滾回去,這裏不是你待的地方。由於雙方大多數用的是英語,其意很難完全的翻譯通透。但是中國軍人用漢語表達的意思還是比較直白。印度士兵須退回自己的位置,否則中國或不客氣了。

由於事發中印國境線,且比較突然,具體內情仍不得知,但印度士兵被中國的氣勢所震撼卻是不爭的事實。要知道,印度一直覬覦中國領土,且多次做出挑釁舉動,而中國每次都完美的化解了爭端。

解放軍邊防戰士中英雙語怒斥印軍:滾回去,這裏不是你待的地方

那麼印度爲何再次沿襲挑釁套路,且拿中方說事呢?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得不聯繫印度內部的人事變動。

據印度《The Print》網站1月17日報道,上任伊始的印度陸軍總參謀長那拉瓦內將軍曾大放厥詞:他認爲印度自獨立以來,一直將國防的重心放在應對巴基斯坦的威脅方面,而忽略了中方這個真正的競爭對手。他提議,印度須重新的評估對手,將中方放在首要位置,應是印度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了。

解放軍邊防戰士中英雙語怒斥印軍:滾回去,這裏不是你待的地方

事實上,在國內大肆渲染“中方威脅論”,藉以爲印度軍方謀取利益,早已經成爲了軍方人士習慣的套路了。而莫迪作爲決策者,在這一問題上負有全部的責任。

莫迪曾放言:須在2025年前後打造一支擁有400艘戰艦的亞洲第一艦隊。爲此其不顧本國財政緊缺的實情,一再向軍方大開綠燈。其結果是印度的軍費支出年年攀升,一再突破國民生產總值的3%。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稱霸南亞,在某種層面和中方實現戰略層面的抗衡。

解放軍邊防戰士中英雙語怒斥印軍:滾回去,這裏不是你待的地方

中印邊境跨度達數千公里,其多有重疊,歷史上就存在有廣泛的爭議。印度認爲自己應繼承英國殖民時期的“成果”,包括對“麥克馬洪線”的統治權。實際上,印度多年來都未能實現。印度想要完全的經略此地,不得不同時面對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壓力,以印度今日的財力、軍力分析,實難有作爲。

換句話說,印度在邊境線上挑起紛爭,更多的是一種“作死”行爲。試問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度已經忘了傷疤了嗎?殊知中國早已洞悉印軍的任何意圖,這種通過挑起邊境紛爭,轉移國內矛盾的把戲,莫迪政府還想玩幾次。

解放軍邊防戰士中英雙語怒斥印軍:滾回去,這裏不是你待的地方

中國佔據着地理、法律層面的優勢,且有強大的國力做背書,印軍一而再再而三的挑事,無異於自我找死。勸那拉瓦內等人放棄把中國當作頭號假想敵的“零和思維”,中印都是大國,通過對話解決邊界問題纔是歷史大勢。否則印軍下次若再“犯事”,可能不再是今天這樣“以禮相待”了。

相關文章